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报告VIP免费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报告_第1页
1/9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报告_第2页
2/9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报告_第3页
3/9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及预测分析报告【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大产业用电量、居民需求及用电总量之间结构关系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他们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建模对未来5年的用电量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一些相关结论和我国电力结构与电力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关键词】电力供应;电力消费;比重;增长率2005年,我国电力消费总量为24940.4亿千瓦时,比1995年增长了148.82%,年均增长率为9.54%,GDP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亿元GDP的电力消费量也下降到0.136亿千瓦时。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好效益,但是不是我国电力结构和电力发展中就不存在问题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本文对我国的电力供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具体表述如下。一、我国电力供应消费的基本情况(一)电力供应1.规模与趋势(1)电力事业的加速发展推动GDP总量的增长。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83085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201.16%,年均增长率为11.66%。GDP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与我国电力供应的发展是分不开的。2005年我国电力供应量为24940.8亿千瓦时,相比于1995年的10023.4亿千瓦时增长了148.8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9.54%,整体上稍慢于GDP增长。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1995年—2000年,我国电力供应量的年增长率低于GDP年增长率;而2000年—2005年,电力供应量增长率要高于GDP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也高达13.11%,说明我国电力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供电能力不断增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电力是社会的动力,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GDP总量的强势走高,近3年电力供应量的高增长率带来了高达10%的GDP增长率正说明了这点。通过相关分析得到GDP与电力可供量的相关系数为0.995,相关程度很高,同样也反映了GDP总量的增长与电力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表1GDP与电力可供量总量数据GDP:亿元可供量:亿千瓦时年份1995199719992000200120032005GDP60794789738967799215109655135823183085年增长率(%)10.99.37.68.48.310.010.2电力可供量10023.411273.612305.213472.714632.619032.224940.8年增长率(%)—4.736.179.498.6116.5413.51(2)GDP总量的增长反过来促进电力供应量增加。电力供应量大小取决于电厂、电网的建设,电力设施的完善以及电力科学的发展,而这些发展进步都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的。因此,GDP总量的增长对电力供应量的增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电力供应量与GDP总量的滞后模型也可以看出,当年的电力供应量与前一年的GDP总量存在正效应关系,说明电力供应量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平均边际为0.157,即前一年的GDP总量每增加1亿元,当年的电力可供量就增加0.157亿千瓦时。同时,将2005年GDP总量带入模型预测2006年电力可供量为28503.1,较2005年增长14.28%,符合当前的增长趋势,表明结论是合理的。Y=-203.633+0.157GDPT-1(-0.225)(18.223)R2=0.976F=332.067SE=794.4922.电力产业的结构分布与演变。(1)火电供应仍居主体地位且比重稍有上升。由表2可以看出,1990年我国火电供应量为4944.8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79.60%,到2005年,我国火电供应量已达到20473.4亿千瓦时,所占比重为81.89%,仍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且比重略有上升。一方面这是由我国能源结构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国家,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火电厂投资的方便性、快捷性导致火电企业的不断兴起,从而使火电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支柱。另一方面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力需求的快速膨胀,而水电和替代电力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不能满足电力消费需求,这种供小于求的情形也促使了火电的快速增长。(2)水电供应量趋于增长,但比重趋于下降。1990年我国水电供应量为1267.2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20.40%,2005年增长到3970.2亿千瓦时,而比重却下降到15.88%,下降了4.52个百分点。我国境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也非常丰富,但由于开发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电的发展。同时,水库、湖泊数目的锐减及蓄水量的下降使得依托于它们的小型发电站难以生存,也是我国水电供应比重下降的一个因素。(3)核发电起步晚,发展快,比重上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电力供求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