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9页吉河ZB1合同段LJ13分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11.5】文)。(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3)《吉河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7)项目公司和总承包安全管理要求(8)项目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9)吉河ZB1合同段项目部LJ13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1.1.1评估对象评估的对象是吉河高速公路ZB1合同段LJ13分部内的各单位工程。----隧道、大桥、高墩、上系梁相对困难外,余均属较容易施工,安全风险较小的工艺,易于控制管理。预应力砼现浇箱梁桥不同类型结构物。本合同段详细工程量见下表;LJ13合同段主要工程量一览表第2页共39页第1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9页序号单位工程名称结构形式难易度123456789101112131.1.2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合同段内的各单位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的-座桥梁、-条隧道、路基及其所属--------道涵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1.1.3评估目的对----合同段内的各单位工程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本合同段内的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施工中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1.1.4评估办法第3页共39页第2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9页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结果为主线,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及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1.1.5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组均具有工作经验的且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组成。序号姓名职称专业1路桥2路桥3路桥4路桥5路桥6路桥7路桥2、工程概况2.1工程区域2.2设计标准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100km/h,一般互通1处,互通收费站1处。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工程等的施工及缺陷修复。2.3隧道工程概况2.3.1工程地质概况第4页共39页第3页共3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9页(1)、地层岩性隧址内范围出露地由老到新奥陶系文昌组、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如下:奥陶系上统的文昌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岩性变化相对较小,节理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性质一般。第四系残坡积层和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岩性,残坡积层分布于坡麓,岩性多为混碎石亚粘土,厚度不均,分布不联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主要为棕黄色、灰黄色粘性土,下部为砾石层,夹砂质充填,砾石强风化-弱风化状,次棱角状,含铁锰质结核。工程性质较差。(2)、围岩级别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统计表围岩级别ⅢⅣⅤ总长(m)左线围岩长度(m)767.4844.61311743所占比列44.03%48.45%7.52%右线围岩长度(m)814805631682所占比列48.39%47.86%3.75%(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隧道出口洞口地层为浅埋灰黄色碎石土段。隧道出洞口为斜坡地貌,坡度25~35°左右,表部覆盖灰黄色粘性土角砾,厚约2.4米,冲沟处较厚。下伏奥陶系文昌组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呈数厘米至数米厚的韵律交互组成。强风化层,褐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岩体破碎,岩质软;中风化层,青灰色,节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