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0页1、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是国际劳工组织的产法形式,因此,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公约被会员国批准后即须负履行义务,而建议书不需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2、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4、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6、经济性罢工:又称罢工,是劳动关系双方冲突激烈化时由工会组织工人集体停止工作所采取的一种对抗行动。7、参与权,又称职工参与、劳动参与,指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第2页共40页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0页管理活动并对自身的利益有关的信息有知情权。8、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9、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10、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劳动权利义务关系。1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12、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吸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形成劳动关系。13、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原来劳动合同中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内容。14、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15、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面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16、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过成的关第3页共40页第2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0页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具体表现为合同条款。17、竞业避止(竞业限制),是指雇主与雇员通过合同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雇员不得从事对雇主有竞争关系的工作。18、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19、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20、就业保障,又称就业促进,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实现劳动权所采取的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21、特殊群体,是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需要特殊就业服务的人群,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特殊对待的群体。22、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23、职业教育,即职业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它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第4页共40页第3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