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融--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定义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衍生金融工具:指金融工具合同或其他合同,其特征:1、该合同的价值随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变动;2、取得该合同不须进行初始净投资,或相对很少;3、在未来某一日结算。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主体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个主体的金融负债或权益的合同。衍生金融工具:指同时具备以下三项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如果该变量是非金融变量,则该变量不应是合同某一方特有的,有时称基础变量)的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初始净投资小于预期对市场因素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进行结算不涉及事项1、金融资产转移;2、套期保值业务;3、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4、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5、其他项目(租赁、保险合同、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1)、子公司、联营、合营中的权益;2)、租赁;3)、主体发行的权益工具;4)、雇员福利计划中的雇主权利和义务;5)、保险合同;6)、企业合并;7)、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中的金融工具;8)、不能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净额结算的贷款承诺。确认条件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部分金融工具在交易实际发生时确认,如债券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等2、除贷款承诺、担保在合同实际签订时在表外确认以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当且仅当主体成为一项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主体才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计量金融资产类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交易成本);3、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允价值+交易成本);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交易成本);1、应收利息应按当期发放贷款本金、购买债券面值等和适用利率计算并确认的金额入账;2、应收股利应按当期应收金额入账;3、应收保费应按当期应收金额入账;4、应收分保款应于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按照分保业务账单标明的金额入账;5、应收信托手续费应按当期应收的手续费金额入账;6、代发行证券应当按照承销合同规定的价格入账;7、代兑付债券应按实际兑付的金额入账;8、买入返售证券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入账;9、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10、贷款按实际贷出的金额入账;11、长期债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主体应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如果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还应加上可直接归属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获得或发行的交易费用。金融负债类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2、其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交易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计提减值准备3、贷款和应收款项:摊余成本,计提减值准备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权益,计提减值准备5、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成本计量金融资产主体应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包括属于资产的衍生工具),并且不得扣减可能因出售或其他处置而发生的任何交易费用。但下列金融资产除外:1、应当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应收账款;2、应当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对没有活跃市场标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的投资,以及与这种无标价的权益工具挂钩并且必须通过交付这种权益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这些投资和衍生工具应按实际成本计量。金融负债1、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其他金融负债:摊余成本主体应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所有的金融负债,以下情况除外: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