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解析:“两弹一星”是在美苏垄断核武器的情况下实施的,其研制成功主要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了我国的国防安全。答案:B2.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①②③D.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武器不是解决争端的根本因素,但发展核武器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核平衡,对制止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C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进一步引发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和平利用核能的思考。下列属于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建成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C.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神舟5号”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地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主要指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开发利用。A项是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的标志,当时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更大一些;C项也主要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即在国防领域的运用;D项与核能的使用无关。答案:B4.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化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解析:注意关键词“科教文化”,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这个领域的名词只有B项,A项中的“和平赎买”、C项中的“和平共处”、D项中的“三个世界”均不属于科教文化事业。答案:B5.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解析: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对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故答案为C。答案:C6.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解析:材料表明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D两项的意思在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故此答案为A。答案:A7.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5号”载人航天D.“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注意题干是“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而A、B、C三项中国都排在美苏等国之后,故不符合要求。答案:D8.某学校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科技进步的基本史实,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时间限制是改革开放后。A是1970年,B是2003年,C是1973年,D是1971年,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以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