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2微生物学的发展:1664年,胡克(Robert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法国人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德国人柯赫(细胞学之父)3微生物学(Mic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第二章一、细菌(Bacteria)1.细菌细胞形态a球菌(Coccus)b杆菌(Bacillus)c螺旋菌(Spirlla)d其他形状的细菌2.观察细菌的方法1活体观察压滴法悬滴法菌丝埋片法2染色观察(细菌染色法)死菌:正染色:1)简单染色法2)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活菌:用美蓝或TTC(氯化三苯基四唑)等作活菌染色3.细菌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cellwall)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a.细胞壁的功能A.固定细胞外形B.协助鞭毛运动C.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D.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E.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F.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b.细胞壁化学组成1)高等植物纤维素2)霉菌几丁质3)酵母甘露聚糖,葡聚糖4)细菌: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短肽);磷壁酸;脂多糖注意:G+`G-细胞壁成分的区别占细胞壁干重的%成分G+G-肽聚糖含量很高(30-95)含量很低(5-20)磷壁酸含量较高(<50)0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20)蛋白质0含量较高A细胞膜的生理功能: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③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⑤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B间体(mesosome,或中间体):与细胞壁合成有关;可能与核分裂有关(有学者认为间体是一种赝象)C细胞质(cytoplasm)和内含物(inclusionbody)质粒(circularcovalentlyclosedDNA)质粒功能:R因子:与抗药性有关;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其他质粒:与抗生素,色素合成有关;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D核区(nuclearregionorarea)细菌的核较原始,无核膜和核仁,在核区中充满深度卷曲、折叠的DNA双螺旋细丝。故称为核质、类核、拟核等E芽孢(endospore/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由于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无繁殖功能;芽孢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能产生芽孢的菌属不多,主要湿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的两个属——好氧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性的梭菌属,球菌中只有芽孢八叠球菌属,螺菌中的孢螺菌属。研究芽孢的意义:1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2有利于菌种保藏3制定灭菌参数3细胞壁以外的构造A糖被(glycocalyx):B鞭毛(Flagellum):鞭毛的功能:运动C性毛(pili,单数pilus)4.细菌繁殖方式:一般为无性繁殖,二分裂法。少数有菌毛的菌可进行有性繁殖5细菌的群体形态(细菌的培养特征)1)固体培养时的群体形态①菌落(colony):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②单菌落(clone):一个或多个同种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③菌苔(lawn):在斜面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细菌后经培养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细菌的菌落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上的培养特征3)在液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二.放线菌(actinomyces)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与枝细胞的细菌1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基内菌丝(Substratemycelium):又称营养菌丝,功能是吸收营养气生菌丝(Aerialmycelium):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功能是繁殖。2放线菌的菌落形态1)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小而不广泛延伸2)菌落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3)接种针难以挑取,有时可挑碎,有时可将整个菌落挑起。3放线菌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