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二篇设计说明书………………………………………………22.1建筑给水工程…………………………………………22.2建筑消防给水工程………………………………………52.3建筑内部排水工程……………………………………52.4建筑雨水排水工程……………………………………82.5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8第三篇设计计算书………………………………………………103.1建筑给水工程计算……………………………………103.2建筑消防给水工程计算…………………………………173.3建筑内部排水工程计算…………………………………193.4建筑雨水排水计算……………………………………24第四篇其它…………………………………………………244.1个人小结…………………………………………………264.2主要设备材料表………………………………………264.3参考文献………………………………………………274.4有关图纸………………………………………………28第二篇设计说明书2.1建筑给水工程2.1.1建筑给水方式选择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为300kPa,给水管网只能供到故室内给水拟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即1~5层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下行上给;6~8层由水泵——水箱联合供水,上行下给。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每户用水量单独计算,水表设于管道井内。2.1.2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引入管是一个建筑的总进水管,或称入户管,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一般建筑引入管可以设一条,从建筑中部引入。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或者档次比较高的建筑,引入管需要设两条,分别从建筑物的两侧引入,以确保安全供水,当一条管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另一条管道仍可保证供水。本设计采用一条引入管即可。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一般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上应装设水表计量建筑物的总用水量,引入管一般是埋设在地下的,为了水表修理和拆装方便,也为了水表读数方便,需要设水表井,水表及相应的配件都设在水表井内。本设计于引入管上不设总水表,而是每户单独设水表计算。3.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系统包括:干管、立管、支管等,干管是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立管中去的水平管道,立管是将干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楼层的竖直管道,支管将立管送来的水输送给各个配水装置。4.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或检修用的各类阀门:截止阀、止回阀、闸阀、安全阀、浮球阀等等,以及各种水龙头和各种仪表等。2.1.3给水管道布置1.各层给水管道,管材采用PP-R冷水管,热熔连接。2.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50mm,离梁柱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支管距墙梁柱净距为20-25mm。3.水管与排水管道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给水管在排水管上面。4.立管通过楼板时应预埋套管,且高出地面10-20mm;5.在立管横支管上设阀门,管径DN50mm﹥时设闸阀,DN≤50mm时设截止阀。6.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设套管。7.给水横干管敷设坡度i≥0.002坡向水表或泄水口。2.1.4管材和附件1.管材近年来,给水塑料管的开发在我国取得很大的发展,有硬聚乙烯塑料管(UPVC)、聚氯乙烯管(PP)、聚乙烯管(PE)和聚丁烯管(PE等。另外还开发了兼有钢管和塑料管优点的钢塑复合管和以铝合金为骨架,管道内外均为聚乙烯的铝塑复合管。这些管道都具有卫生条件好、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它们是镀锌钢管的替代管材。本设计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冷水管。2.管道附件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4.5规定: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1居住小区给水管道从市政管道的引入管段上;2居住小区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割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3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的起端;4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上;5环状管网的分干管、贯通支状管网的连接管;6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3个以上时应设置;7卫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脸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8某些附件,如自动排气阀、泄压阀、水锤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