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基础巩固1.(2017北京朝阳一模,19)小芳同学想利用图示装置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结论。她先将6个相同的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在木板上恰能匀速下滑。现从小车中依次取n=1,2,3,4,5,6个钩码挂在细线右端,其余钩码仍留在小车内,并正确完成了后续的实验操作。设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力B.利用该方案无法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结论C.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加速度a随n的变化图像应当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D.若实验中保持木板水平,则该同学描绘的加速度a随n变化的图像不是直线2.(2016北京朝阳期中,8)如图所示,水平面光滑,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体A的质量为M,当在绳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a1;当在绳B端施以大小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1与a2的关系正确的是()A.a1=a2B.a1
a2D.无法判断3.(2018北京丰台期末)(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统称为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电源要求是()A.220V直流B.220V交流C.4~6V直流D.4~6V交流(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B.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调整滑轮高度使连接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C.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每次改变砂和砂桶总质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应使砂和砂桶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由纸带求得。图甲①如图乙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1,B、D间的距离为s2,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图乙②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中作出拉力F不变时a与关系的图像。次数123456小车加速度a/(m·s-2)1.721.491.251.000.750.50小车质量m/kg0.290.330.400.500.711.00/kg-13.453.032.502.001.411.00图丙③根据图像分析,得到实验结论:。综合提能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图(a)图(b)(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2.[2017北京丰台二模,21(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同学们在实验中都将砂和小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通过改变小桶中砂的质量改变拉力。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图甲①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填字母代号)。A.低压交流电源B.停表C.天平(含砝码)D.刻度尺②下列实验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每次实验,都要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平衡摩擦力时,将悬挂小桶的细线系在小车上D.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后面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③图乙是某同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