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土建施工方法及检验标准11.1.2.1土建施工方法4.11.3.1施工测量1、测量设备及专业人员的配备:为能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建筑物标高及几何尺寸,本工程将成立测量小组,由专业工程师任测量组长,负责制定测量方案,设定测量路线,负责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本工程距离测定选用激光测距仪和钢足,高程测量运用水准仪,方向测定用光学经纬仪和激光铅垂仪。2、轴线定位及高程控制(1)定位测量开工前,立即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位置图等有关资料对工程放线,并报业主,监理检查,方可开工。(2)平面轴线控制根据本工程平面呈矩形,在基础施工时拟建立一个满足施工要求的直角坐标网。进驻现场后依据预选的控制网及业主移交的测量点位基坑四周确立主要轴线控制点,经检验闭合后漆上红三角标志,并确保牢固、稳定,并用砼保护,以供基础、结构施工时放线时使用。确定每根轴线应由上述交汇点为依据,每根轴线,经复核准确后,方可引测在该工程基坑以外l—1.5m龙门架上,并在龙门架上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在分画轴线开间尺寸时,在每条边上应拉通尺进行以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用J2—1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3)高程控制:根据总平面和业主移交高程位置确定该工程土±0.00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水准点测量时利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各水准点的转点工作,施工中采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控制。施工前和用精密水准仪从甲方交给的水准点(市政高程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地开挖影响线以外,在该工程的东、西、南、北各设置一个监控水准点上,并做好保护工作,并且对该点进行经常性的(一般10天)复核。3、垂直度的控制(1)转网控制及建立当土方工程施工接近结尾时,采用外控手段,利用经纬仪将设在基坑四周的控制轴线转移至坑内,以控制开挖及基坑底部落低部分的平面位置。根据标高控制点,采用水准仪检查挖深和清底的标高,经验槽后开始施工垫层。当垫层施工完毕后,再次根据轴线、标高控制点施放出准确的轴线和标高控制点,给基础施工创造精确的平面尺寸。当基础施工完毕后,此时基坑底部已经稳定,在测量时首先进行基坑外围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复核;确认控制点无误后,利用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施放到基础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络系统,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外装饰墙面控制等检验的基点。外、内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证系统的精确度。4、施工抄平放线:(1)基础施工抄平放线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控制网,用经纬仪,水平仪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并在垫层上放出(弹墨线)基础砼柱平面尺寸。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到±0.00m以下柱墙面上,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结构截面尺寸线。(2)主体结构抄平放线竖向垂直控制及转线向上的投测,详见本节第3点垂直度的控制。由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平面图,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有砼柱时在柱上放出墙体竖向边线及墙皮数、门窗、洞口等位置。(3)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的确定内部装修局部平面位置从已经在结构施工中确定的结构控制轴线中引出,高程同样从结构施工高程中用水准仪转移至各需要处。在转移时尽量遵循仪器使用过程中保持等距离测量的原则,以提高测量精度。外墙垂直轴线与高程均由内控轴线和高程点引出,转移到外墙立面上,弹出竖向及水平控制线,以便外墙装修。在轴线点引出后,内控法是逐层实施的,而外墙是从上至下进行整体控制。因此,此时需用J2—l经纬仪在外控点的辅助下,从上至下进行一次检测修正,逐层测量引起的间接微小误差,使垂直线贯穿于建筑物的整个外墙面,从而达到准确的外墙控制效果。5、施工沉降测量(1)建筑物沉降测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在建筑物四周东、西、南、北各设一个永久基准点,与高程控制网配合使用,基准点通视条件要较好,埋设稳固可靠。建筑物随结构施工层的上升整体荷载增加将发生沉降,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