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二学期5月月考)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2.(2014·成都高三摸底)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B.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C.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D.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答案】B3.(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水平的高低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C.是否有政府支持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