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备考)2013版高三政治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考能提高演练一、选择题1.2012年8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牛初乳禁令”,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这项规定于2012年9月1日起执行。针对这一禁令,许多超市已将含牛初乳的婴幼儿配方产品作下架处理。这里“下架”的婴幼儿含牛初乳产品()①还是商品,因为它凝聚了人的劳动②不是商品,因为它质量不达标③还是商品,因为它可以作为废品出卖④不是商品,因为它不能再用于出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下架”产品不再出售,已经不具备正常的使用价值且不再用于交换,因此排除①③,应选D。2.(2013·杭州质检)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解析:选C。材料中的“这一跳跃”是指“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也就是商品所有者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因此,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继而商品所有者营利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故选C。3.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小王同学通过“物联网”购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品。这一过程反映了“物联网”()①丰富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和手段②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了价格③方便了消费者购物④促进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渠道,是对商品交换形式和手段的丰富,①当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非购物渠道,排除②;③是“物联网”的优点,当选;“物联网”非租赁消费,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分离,④不符合题意。4.2012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该纪念币()A.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B.是商品,其买卖价格是固定的C.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是我国的法定纸币解析:选C。该纪念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既能够收藏,也可以流通,A项错误。该纪念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也会受供求关系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B项错误。该纪念币是金属货币,D项错误。5.淘宝网购物流程图,在这一购物流程中()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C.货币表现了其他商品的价值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货币的职能的理解。在流程图中,所汇款项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应选A项,排除B项;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是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项不符合题意;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要求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D项错误。6.近年来,在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在境外消费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在最后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享受美元贬值带来的“隐性折扣”。人民币在此执行了()A.世界货币的职能B.价值尺度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解析:选D。先用信用卡消费,后还款是支付手段。7.通胀预期是对将来通货膨胀可能性的预期。下列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生产供大于求B.外贸的进口超过出口C.贷款利率超过存款利率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解析:选D。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故选D项。A、B、C三项不是成因。8.2012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A.23%44元B.20%36元C.20%37.5元D.23%40元解析:选C。某国2012年货币需求量增加20%,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应为:10万亿元×(1+20%)=12万亿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