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1.(2018山东日照期中)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的认识()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C.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答案C材料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反映了这些经济学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故选C项。2.(2018北京西城期末)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A.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答案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借鉴其经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选C项。3.(2019湖北黄冈质监)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些措施()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答案D题干材料“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体现了成本、供求等市场因素,故选D项。4.(2018山东滨州期末)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经济体制的改革B.法律制度的健全C.民主政治的发展D.对外开放的深化答案A据题干材料中讲述的1958年国家限制人口流动,1984年放宽了相关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我国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故选A项。材料中的相关的规定不属于法律制度层面,不能体现法律制度的健全,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的是国家放宽人口流动政策,不能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内的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D项错误。5.(2018课标Ⅲ)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1982年与1988年相比,乡镇企业中从事农业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而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商、饮、服务业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故选A项。6.(2016课标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A与1975年相比,1980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和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这与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故应选A项。此时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排除B项;1980年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C项;D项发生在1985年,可排除。7.(2018北京昌平期末)依据下图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粮食产量减少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粮食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C.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D.市场经济体制使粮食商品化程度加深答案C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1987年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故选C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到1956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并未减少,A项错误;图中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