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级大排查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VIP免费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级大排查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_第1页
1/1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级大排查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_第2页
2/1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级大排查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_第3页
3/11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按碳原子组成的分子骨架分,有机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又包括脂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按官能团分,有机物可分为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和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酸、酯等)。()2.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如CH3CH2CH2CH3与)、位置异构(如CH3CH===CHCH3与CH3CH2CH===CH2)、官能团异构(如CH3CH2OH与CH3OCH3)、顺反异构(顺2丁烯与反2丁烯)、手性异构等。()3.对纯净的有机物进行元素分析,可确定实验式;可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进而确定分子式。()4.鉴定分子结构的化学方法是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有机物所含官能团。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根据红外光谱可获得有机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可获得有机分子中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比。()5.发生加成反应或加聚反应的有机物分子必须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乙烯与H2加成)、碳碳三键(乙炔与H2加成)、碳氧双键(乙醛与H2加成)等。()6.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组成通式为CnH2n-2(n≥2)。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其实验室制备原理为CaC2+2H2O―→Ca(OH)2+CH≡CH↑。()7.甲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应:+3HNO3――→+3H2O,有机产物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且是一种烈性炸药。()8.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9.消去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10.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类,官能团称为醇羟基。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类,官能团称为酚羟基。()11.乙醇可发生消去反应:CH3CH2OH――→CH2===CH2↑+H2O;可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12.苯酚俗称石炭酸,可与Na、NaOH、Na2CO3反应,但不能与NaHCO3反应。苯酚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产物的名称是2,4,6三溴苯酚。()13.乙醛催化氧化反应:2CH3CHO+O2――→2CH3COOH;乙醛加成反应:CH3CHO+H2――→CH3CH2OH;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CH3COO-+NH+3NH3+2Ag↓+H2O;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14.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与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用示踪原子法可以证明:()15.羧酸酯的官能团名称是酯基,符号或—COOR。酯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可逆的: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是完全的: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17.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遇碘单质不变蓝色。因此可以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碘水或银氨溶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水解是否进行完全。()18.加聚反应是指由含有不饱和键的单体以加成反应的形式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聚异戊二烯的合成反应为:。加聚物与其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19.缩聚反应是指由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有小分子生成的反应。己二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4COOH+nHOCH2CH2OH+(2n-1)H2O。缩聚物与其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自主核对1.√2.√3.√4.√5.√6.√7.√8.√9.√10.√11.√12.√13.√14.×(正确为: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羟基与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即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15.√16.√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前三级大排查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