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0页安徽专利战略研究(下)专利战略研究课题组2002年5月三、“十五”时期安徽省专利发展环境分析(一)专利发展(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发展趋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进入空前活跃的阶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这一时期,并将成为21世纪很长一个时期的主流。这种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权利内容不断得到强化。如在专利领域,美国已对含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载体、基因工程、网络上的经营模式等发明给予了专利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空间受到极大扼制。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专利保护的范围,已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世界银行在1998年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日益强化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面临着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差距的危险。"实际上,这一问题已经显露出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正在取得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其知识产权覆盖了基本的研究手段和市场化产品,给新的公司和研究者,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的进入,造成了极大困难。2、知识产权执行得到强化。这是由美国率先发起和推行的。美国一方面通过其综合贸易法案301条款,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知识产权与贸易制裁相联系,以达到其加强在其他国家对美国人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目的。近几年来,美国每年都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实施对我国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又率先发起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的谈判,在TRIPS协议中将知识产权与贸易直接挂钩,并且引入了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这样,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状况和水平如何,已经不能完全由其自主决定,而在相当程度上交由世界贸易组织来评价、决定。近年来,美国率先建立了由司法部和专利商标局牵头,联邦调查局、海关和其他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知识产权的执行。韩国、日本的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也设立了专门机构,除了收集、跟踪、监督其本国的知识产权执行情况外,还特别关注本第2页共30页第1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0页国知识产权在国外被侵害的情况。据日本该机构宣称,发生在中国侵犯日本的知识产权案件达180多件,仅次于日本国内。3、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从自身利益出发极力在国际上推行专利审查国际化,主张建立世界专利。这实质上是在推行专利全球一体化,即打破专利的地域性限制,由少数几个国家负责专利审查和授权,其他国家承认其审查结果。上述主张尽管具有提高专利审查效率、降低专利制度运行成本的积极意义,但也应看到这样做法将更有利于使跨国公司用低廉的成本获得广泛、有效的保护。特别是一旦他们的主张成为现实,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地域性"原则,即国家主权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体现将受到严重损害,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4、知识产权保护已日益成为跨国公司争得国际市场份额和市场优势,打击、挤压竞争对手的重要战略和策略。他们的做法是在其投资所向,让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形成独占的市场。其具体策略是在贸易和技术出口目的国先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搜集该国企业的事例,并且往往是在发生侵权、假冒的初始阶段让该国的企业使用其技术,一旦这些企业形成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并对其技术产生依赖时,再提出强有力的权利要求,进行打击、挤压,大面积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微软、菲利浦公司指控我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就是例证。最近,我国DVD播放机海外遭当地海关扣压的风波,更引发出人们对有关知识产权的关注。中国DVD专利危机只不过是外国企业向中国发动专利围剿的第一波浪潮。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壁垒将逐步取消,而技术壁垒作用则更显突出,各国会利用技术壁垒来保护自己的企业和市场,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会越来越多。5、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明确的本国知识产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