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凯教授主题演讲VIP免费

常凯教授主题演讲_第1页
1/10
常凯教授主题演讲_第2页
2/10
常凯教授主题演讲_第3页
3/10
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常凯教授主题演讲: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字体大小:大-中-小toysnet发表于06-02-1413:02阅读(253)评论(0)分类:2006年1月13-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暨2005年度中国人力资源机构和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报告会上,我国著名的劳动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常凯教授在题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的演讲中,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这两门学科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劳动关系比人力资源管理更为重要的观点。而此次报告会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文跃然教授则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将现场演讲及对话实录发布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鼓励和倡导广大学者和HR人士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关问题进行严谨的、积极的探讨。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文跃然教授):接下来,请我们的常凯教授给我们做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请大家鼓掌欢迎!常凯:几天前我接到文教授的短信,说请我立即和他联系,我想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联系到他,他说我们准备要搞新年报告会,我想请你参与给我们做一个演讲。我说:我讲的东西可能和你们人力资源主流学派的不太一样。那么,我说如果要讲一些不同的意见的话,是不是你所希望的。主持人:那是大家所希望的。常凯:文教授我希望你能提一点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在下面也探讨过,中国人力资源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下一步的发展趋向究竟是什么,它面临什么最主要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判断,但是我想有一些共同的结论,应该从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它对企业本身竞争力的作用来谈,恐怕这个问题才能更深刻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选择了这么一个题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目,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两大途径。当然我的专业是劳资关系和劳动法,和大家纯粹意义上理解的HR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想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到一起谈一下。首先我想谈一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预防问题。今年的新年报告会,按说我们大家一起应该谈点过年的话,但是我想为了把新的一年过得更好,我们谈一些大家更担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更有意义一些。问题的提出在哪里呢?就是目前我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和企业实际现状这种比较所提出的。应该说,人力资源,尤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在中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且目前形成一个非常庞大得职业阶层,从教授到初级、中级、高级管理者一直到做人力资源中介、网站的。那么这种职业队伍的扩大,从一个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对这个职业的需求。但是,这个职业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在我们国家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和我们整个大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那么这种成就应该说对企业管理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对这个成就我们就不再做过多的叙述,我想提一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家在下面都在谈,就是人力资源关系的技术化、形式化、表层化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就目前来说,人力资源人文理论和技术的适用性,究竟能解决多少企业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更深层的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悖论就是,目前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也好,作为一个职业也好处于一种非常火爆的情况,现在我们全国可能170多个学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或者院系,那么相对我们人力资源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恐怕可以数以万计,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中国企业的风险在不断加剧,那么这种风险既有经济上的,包括全球化的给企业带来竞争上的风险,同时又有人事上的企业内部关系,那么企业内部的关系的风险是什么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劳资冲突,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凯教授主题演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