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9页广东社科院报告:财力不足制约区域均衡发展|广东|财政|报告_新浪新闻振兴粤东西北,广东寄望着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双重改革。经广东省高层点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就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和省级财政对区域经济的协调能力问题形成两份报告,并已直接报送给广东省委和省政府高层。《深化中央与省及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增强省级财政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未来几年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与财政分配政策调整研究》(下称报告)这两份报告的主要起草人、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说,现有的财税分配制度不改变,粤东西北地区想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难度可能会超过贵州省。上述报告提出,现有的分税体制导致了广东省财政财力不足,而省级财力的不足是广东区域发展失衡的主要原第2页共49页第1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9页因。报告陈述:“一方面我省上交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过大,另一方面我省省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偏低这就使得省级财政可支配财力严重不足。”成建三及其研究团队认为,广东的当务之急是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广东转移支付返还的比重,支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重点是全面推进“省直管县”工作和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我省得到中央财力支持,未来7年,将增加4500~5000亿元的资金投入,拉动东西北经济增长至少1~2个百分点。东西北GDP占全省比重将上升到25%左右,基本可以赶上全国人均GDP的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将得到明显缓解。”报告给出这一研究结论。成建三解释,如果中央能从2014年开始,每年将广东净上缴财政收入的8%~10%,按照2012年基数(大约500-620亿元)返还广东省,上述设想就能够兑现。第3页共49页第2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9页2012年,广东省以5.7万亿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江苏以及北京、天津和重庆等省市的快速发展,令广东颇有紧迫感。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多次公开提及,江苏去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广东省前年的水平,“这个差距只有一年。”7月底,广东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未来5年,省财政要统筹安排6720亿资金,通过加快基础设施投入等手段,实现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事实上,广东若再不驱动占全省面积70%、人均GDP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粤东西北地区,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就很可能被江苏、山东等超越。现状:县域财政全国倒数第一第4页共49页第3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9页“全国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是25%,而广东县域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8.48%”在通往湛江的路上,下了沈海高速,还需要在一条3米一小坑、5米一大坑的路上颠簸。湛江市委办公室新闻秘书汪良波无奈苦笑:“我们也想修啊,可是没钱啊。”事实上,在粤东西北地区,这样行车颠簸如开船的道路比比皆是,多半是因经费问题,年久失修。比如,贯穿湛江市遂溪县的省道209线在建成17年中从未大修过。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局长谢灵运7月曾向媒体披露,因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增加费用3690万元,而当下还有8成经费没有着落。更让他忧心的是,该局今年计划的道路大修、改建等需要配套资金1.57亿元,也不知从何而来。第5页共49页第4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9页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县级财政的贫乏程度与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上述社科院的报告直接表示:“东西北县域经济是我省区域发展中最短的一块短板,其县级基本财力之薄弱,数据令人震惊。”报告列举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有53个县(市)存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缺口,其中包括11个生态县、15个贫困县,缺口总额达147亿元,2012年缺口总额仍然达124亿元。连续两年缺口县的数量和缺口总额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国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是25%,而广东县域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8.48%,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