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c1、雨过天晴常能见到彩虹,其产生的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小水珠时的部分光路图,其中a、b为两种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B.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C.在同一玻璃中a光速度小于b光速度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干涉条纹宽2、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是氢原子()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B.从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C.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辐射光D.从n=1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3、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上套有两个小球A和B,两球由细绳连接,恰好能在图示位置均保持静止状态。此时,B球与环的圆心O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并与水平面成300角,则可知A球与B球的质量之比为()A.1∶1B.∶1C.2∶1D.∶14、如图a所示,固定在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框架cdeg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d、e之间连接一电阻,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金属杆在框架上由静止开始向右滑动,运动中杆ab始终垂直于框架。图b为一段时间内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则图c中可以表示外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5、如图所示是2008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的时刻,这图a图b是我国继“神州”六号之后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神州”七号入轨后,在近地点200km,远地点347km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第五圈变轨为距地面343km的圆轨道,“神州”七号的运行可以说是“地面一昼夜飞船十六天”,下面有关“神州”七号的说法错误的是()A.“神州”七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B.若已知飞船的圆轨道半径和周期,则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C.飞船圆轨道绕行速度约为7.82km/s,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其原因是轨道半径太小D.飞船在圆轨道准备返回地面时要沿飞行方向的反方向喷火以使飞船加速做近地飞行6、在电子技术中经常会用到一个电子元件——自感线圈,而线圈是由很多匝电阻丝绕制而成,很多时候其电阻是不能忽略的,为了研究线圈电阻对电路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科技小组成员以变压器的电阻丝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线圈电阻的研究实验,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输入端接电动势(V)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有理想电流表、理想电压表和一只“10V,12.5W”的灯泡,已知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2∶1,并且研究性小组成员已经测出了副线圈电阻丝的电阻为2Ω,而原线圈电阻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能正常发光B.电流表读数为1AC.副线圈交流电频率为50Hz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必须大于10W7、如图所示,某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m。t=0时,波源S开始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振动由此以1m/s的速度开始向右传播。t=1.0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波峰处。由此可以判断,t=7.0s时()A.质点b达到最大速度B.质点c达到最大加速度C.质点e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质点h正好到达波谷位置8、在一些电影大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歹徒逃跑时沿着倾斜的钢丝滑行而下,后面有警察紧追不舍,在滑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人总会倾斜而下,现把此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两个倾角相同的钢丝上分别套A和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不计质量的细线悬吊两小球C和D,当它们都沿钢丝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以下关于该模型的力和运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环与杆无摩擦力B.B环与杆无摩擦力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9Ⅰ.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值大小为,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接着应该进行哪些操作?答。(2)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