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5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5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5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2018·扬州调研)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如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mm/年)图。读图完成1~2题。1.台湾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火山喷发D.板块运动2.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B.上游岩溶地貌逐渐消失C.下游风力堆积作用增强D.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解析:1.D2.D第1题,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台湾地形变化。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珠江入海口地形沉降速率为正值,表明珠江入海口地势下降,珠江入海口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2018·扬泰通宿徐连六市联考)如图为某水平面上不同岩层分布示意图(a→b代表的地层由老到新)。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区域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褶皱D.断层4.①~④四幅地质剖面图中,与甲~乙线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3.C4.B第3题,据图某水平面上岩层新老关系分布,可判断图示区域既有背斜构造,也有向斜构造,合在一起为褶皱。故选C项。第4题,甲处水平方向上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乙处水平方向上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故选B项。(2018·盐城中学模拟)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A.地层②是变质作用形成B.③④均为岩浆岩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6.d地可以看到的典型地貌是()解析:5.D6.D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地层②为沉积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③为变质岩,④为岩浆岩;⑤为岩浆活动直接喷出地表而成;⑥岩层相对左侧相对下降。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d地可以看到喀斯特地貌,与四幅景观图中D图符合。(2018·无锡模拟)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7.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岩浆岩B.庐山的是向斜山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方向移动D.P地的地质地貌是断层谷8.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D.湖水较深,人类活动影响小解析:7.C8.D第7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岩浆岩(如花岗岩)、沉积岩(如石英砂岩)和变质岩(如片麻岩);图示岩层向上拱起,庐山为背斜山;鄱阳湖湖心向东南方向移动,P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第8题,据题意分析可知,海昏侯墓是由于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才浮出水面的,它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湖水较深,人类活动影响小。二、双项选择题(2018·无锡月考)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地区()A.花岗岩的形成晚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10.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A.断层面发育的陡崖B.断层破碎带C.断层两侧岩层错开D.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解析:9.AC10.BC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花岗岩侵入石灰岩,形成晚;乙山为背斜山,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该地地形较为平坦,海拔为500m,以高原为主。第10题,断层判断依据一是有没有破碎带,二是两侧岩层有没有明显错位。(2018·扬泰通宿徐连六市联考)唐朝皇甫松在(浪淘沙二首)中有诗“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渔网)船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如图为某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诗人描写的景观最有可能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2.影响诗中所述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有()A.地壳运动B.降水变化C.沉积作用D.地转偏向力解析:11.BD12.CD第11题,沙嘴为因沉积作用而突出在江上的沙滩地;末句“去年沙嘴是江心”应为“沙嘴去年是江心”,这里语序倒置,据此判断诗人描写的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故选B、D项。第12题,河流凸岸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道的弯曲状况还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淤积。故选C、D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九)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