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项选择题(2018·苏常锡镇四市调研)如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A.甲、乙B.乙、丙C.乙、丁D.丙、丁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C.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D.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解析:1.C2.D第1题,根据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洋流分布位置,①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水温应较高,对应乙。③处是千岛寒流,洋流流向自北向南,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对应海域等温线丁。C对,A、B、D错。第2题,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海域之间,①④洋流不能交汇,A错。洋流②自南向北流,与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关系不大,B错。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C错。洋流④是阿拉斯加暖流,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D对。(2018·南京模拟)读图1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及图2甲地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完成3~4题。3.图中洋流可能位于()A.美国西部海岸B.日本东海岸C.莫桑比克东海岸D.澳大利亚西岸4.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B.利于渔场的形成C.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解析:3.D4.B第3题,据图1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分析可知,流经甲处的洋流流向向北;据图2分析可知,甲处垂直方向形成上升补偿流,为寒流;美国西部海岸——加利福尼亚寒流,向南流,日本东海岸——日本暖流,向北流,莫桑比克东海岸——莫桑比克暖流——向南流,澳大利亚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北流。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利于渔场的形成。(2018·无锡月考)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5~6题。5.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使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A.①——东北信风B.②——盛行西风C.③——西南季风D.④——极地东风6.图中Q、P、K、M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D.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解析:5.C6.D第5题,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风带西南风影响而成,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为补偿流,③为北印度洋的夏季风洋流(图中为呈顺时针流动),受西南季风影响而成,④为日本暖流,因陆地轮廓形成,为补偿流。第6题,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分析可知,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K海域因受寒暖流交汇而形成著名大渔场,M海域因寒暖流交汇而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2018·南京模拟)当海面有空气平流运动时,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产生温度差异,空气和海面之间发生热量交换,空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雾,海雾的发生和洋流的运动密切相关。图1为图2中AB航线附近海域海雾时空分布图(图中数值越大,出现海雾的频率越高),据此回答7~8题。7.关于AB航线附近海域海雾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海面和大气温差较大季节海雾发生频率更大B.东侧海雾发生的频率比西侧高C.55°W地区海雾发生的季节变化最大D.西侧和东侧海雾发生频率多的季节是相同的8.关于B附近海域海雾的状况,理解正确的是()A.寒暖流交汇是当地海雾形成的重要原因B.海雾导致该地区阴雨天气较多C.海雾的形成与流经该地区的暖流相关D.海雾对当地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解析:7.D8.C第7题,海面和大气温差较大的季节应该是冬季,大气温度低,海洋水温相对较高,此季节海雾出现的频率较低;海雾发生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应是48°W附近;西侧海雾发生的频率比东侧高;读图可知西侧和东侧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季节是相同的,均出现在夏季。第8题,流经B附近海域的洋流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暖流经过时,海面温度与气温差异较小,海雾发生频率较小。二、双项选择题(2018·金陵中学、海安中学与南外模拟)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