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C.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D.安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15.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面对容器有向右的摩擦力B.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D.弹簧原长为16.如图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两个阻值均为20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的两端。图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副线圈分别为500匝和l00匝,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则A.电流表的读数为2.5AB.流过电阻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HzC.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100VD.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0W17.我国的“嫦娥二号”卫星在贴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l18分钟,又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l/6,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月球对“嫦娥二号”的引力C.月球的质量和密度D.“嫦娥二号”的质量18.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o。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A.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O指向dB.+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C.d点的电势小于O点的电势D.d点的电场强度小于O点的电场强度19.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M、P两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它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从t=0时刻开始棒受到一个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运动中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通过R的感应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面分别给出了穿过回路abPM的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率、棒两端的电势差和金属棒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d【必做部分】2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A、B两点来验证,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g取9.8m/s2,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①B点速度:vB=m/s.②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0.6kg,那么在打A、B两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J。(上述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老师要求同学们测出一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所给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定值电阻R1(阻值未知),电压表V(量程为3.0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某同学连接了一个如图l所示的电路,他接下来的操作是:a.拨动电阻箱旋钮,使各旋钮盘的刻度处于如图2甲所示的位置后,将S2接到a,闭合S1,记录下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2.20V,然后断开S1;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列b,闭合S1,记录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断开S1。①请你解答下列问题:图甲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图乙所示的电压表读数为V。由此可算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计算结果取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