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方营养改善方案1四、严格管理,强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确保我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强化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特提出如下要求。1、供餐类型及要求:各校统一实行学生完整午餐的膳食补助计划;按照每生每餐3元的补助标准每餐足额向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每餐不少于三菜一汤,每天必须有一个荤菜或配备牛奶、面包、鸡蛋等营养食品)不得有意克扣;每周末必须制定好下周的每日供餐食谱,且注意分餐调换(一周可按一、三、五配同样食谱,二、四配同样食谱)。2、人员配备及职责。各校分别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采购、质检、监督等管理人员和专职的炊事员。(11)采购员,根据每天的菜谱负责供餐所需的各类食品的及时足额采购,且索取相关的合法票证;(12)质检员,负责对所采购的各类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把关,坚决杜绝霉烂变质、边角头料、无合法票证的食品;(13)监督员,负责核准和登记进货的数量,并负责列好每日进货清单、建好供餐台账;(14)炊事员,确保饭菜的洗涤干净、搭配合理、食用可口、卫生安全,负责厨房、餐厅、餐具的卫生和消毒,尽责做好学生用餐的服务工作。以上各类人员不得兼职。(15)会计,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专账,监督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每生3元足额使用,专款专用,一律杜绝克扣及挪作他用。第1页共20页3、制度建设及管理。加强领导,规范操作,健全制度,统一管理。(11)组织建设。各校要成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报中心小学备案。(12)制度建设。各校要切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种管理制度。①“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把人员上岗关,做到规范上岗,职责分明,杜绝误工窝工现象,确保就餐秩序正常稳定。②“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把食品采购关,做到按单采购,渠道正规,杜绝假冒伪劣及变质霉烂等不安全食品进入食堂。③“食品仓储及出入库管理制度”,严把食品存储关,做到定期检查,分类储存,标识清楚,杜绝霉烂变质、过期食品出仓。④“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把食品质量检验关,做到对采购食品分类验质,防止以次充好,并索取相应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等,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食堂。⑤“食品数量核准登记制度”,严把食品购入数量关,防止克斤扣两,杜绝资金流失,杜绝弄虚作假,中饱私囊。⑥“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制度”,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做到食堂、餐厅、餐具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每日食品留样,及时杀灭蚊蝇蟑螂,杜绝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⑦“就餐值班陪餐制度”,严把教师就餐值班关,实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明确值班、陪餐人员职责,确保学生就餐秩序,杜绝混乱就餐,随意就餐。⑧“校长负责制度”,校长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第二责任人,事务长是第三责任人,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要做到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负责,各司其职,并逐级签订工作责任书。⑨“培训考核制度”,严把人员管理关,学校定期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知识等培训,并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学期及年度工作考核,第2页共20页均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惩分明。⑩“责任追究制度”,严把所有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关,做到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工作过程中以权谋私、渎职违规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视其情节轻重将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解聘等处分,并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13)管理流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管理制度→每日清单→支出台账(14)操作流程。供餐食谱→食品采购→食品检验→食品核准→食品留样(15)就餐管理。学生就餐期间,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必须亲自负责本班学生的就餐秩序,坚守岗位直至学生就餐完毕。(16)相关要求。各校食堂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