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第一篇:小康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共)甘肃乡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小康村位于党岘乡东部,方圆近十平方公里。其东临毛坪村,南接梁河村、新民村地界,西至党岘村,北至杨集乡陇西川村。属旱山塬区。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6公里,距县城50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43户、1496人。耕地面积7090亩。本村人口中男性770人,占全村人口的51.4%,女性726人,占全村人口的48.6%。全村有劳动力1015人。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豆类、玉米、谷物、油料、荞麦、马铃薯等。其中冬小麦占种植面积的35%,玉米占种植面积的30%,马铃薯占种植面积的20%,其它作物占15%。农作物出售的经济价值占全村经济收入30%,劳务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50%。养殖收入及其它收入占20%。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村养殖方面已形成趋势,现有养猪大户1户,养羊户28户,其中50只以上6户,30只以上12户。养牛户占全村总数的60%,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带动草产业的发展,促进玉米、谷物及饲草的大面积种植。随着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全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70人。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参加养老保险586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10人。村内设有小学教学点1所,教职人员8名。村卫生室1处,村医1名。村委会办公场所1处,全村现有山下、上庄、阳坡三社开通村组道路。农网改造工程覆盖全村所有农户。目前人畜饮水最为困难,全村有65%以上的农户饮水困难。尚须容积20立方米的水窖200眼。村委会立足当前现实状况,有效地发挥当地潜力,力争在三年内开通下呗、小康两社的村组道路,新修梯田1000亩,争第1页共23页取整村推进项目,各社发展一户规模养殖户,带动村民加大畜草种植、畜禽养殖,以草畜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今后三年,小康村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抓项目,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抓产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抓劳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抓党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工作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23、村容村貌建设。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对全村进行总体规划,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2012年争取配备电脑1台,电脑桌1套,档案柜4组,打印机、传真机各1台,配备办公桌椅10套;2013年配备电教设备1套,各类图书2000册;2014年办公用房维修加固3间,每间16--20㎡,三年内逐步完善办公条件。4、农村网络建设。完善村组网络改造,力争三年内在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基础上开通互联网,不断拓宽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二)优势产业培育抓住上级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认识发展旱作农业,实施科技抗旱增收工程的重要性,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模;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旱作农业技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抗旱为科学抗旱,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全面提高旱山塬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增收,确保每年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2500亩。在落实好全膜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良种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4保障的能力。2、教育教学。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第2页共23页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村小学旧貌。2012年,争取完成小康小学后续工程建设,平整操场2000㎡,硬化院落,修建120㎡厕所一处。配合乡综治办,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和安全工作,为全村小学生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3、科技培训。与市、县科技局及农牧部门紧密衔接,围绕规模养殖、种植、沼气管理、务工等技术需求,力争三年内每年开展1—2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劳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