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城市灾害的高频度与与群发性特点–城市灾害的高度扩张性特点–城市灾害的高灾损失特点–城市灾害的区域性特点城市综合防灾:加强区域减灾和区域防灾协作合理选择与调整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强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城市综合救护系统设计师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思考如何解决防灾减灾的问题。设计的核心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理念、态度,是一种看待设计工作的视角。我们现在的设计将重点放在对利益的追求上,为斗强斗富而设计;为炫耀身份、证明价值而设计;而不是为健康、为安全、为解决社会性需求而设计。历次灾害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教训,逃生装置、救生装置的缺乏,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也是我们设计师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设计出好的抗震救灾的作品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火灾: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燃烧的基本概念1.定义;2.燃烧的特征;3.燃烧的三要素;4.燃烧的类型;5.燃烧的过程。燃烧的定义、特征定义: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燃烧的三个特征:①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放热③发光燃烧的三要素(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火源是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热量的能源,如:火焰,电火花,炽热物体,日光,暖气片……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燃烧的类型⑴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T≯�5秒。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⑵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⑶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2.火灾的分类①森林,建筑,工业,城市火灾等。森林火灾: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等。②按可燃物形态分: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③按物质燃烧的特征分: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3.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初起期(阶段)(烟,阴燃)发展期(窜出火苗,火势由局部到大面积)最盛期(空气剧烈对流,风助火势,火势强盛,火焰包围可燃物,烈火熊熊)衰弱期(可燃物逐渐减少)熄灭期(可燃物不足,惰性介质,灭火作用等)5、火灾的现象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⑴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加大。⑵轰燃①定义:室内的局部火(由于热辐射,热对流等)向大面积火转变。②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不仅是可燃物的数量和性质,而是风助火势(空气剧烈对流等),容易进入最盛期。③未燃气体和挥发的蒸气局部聚集(如顶棚的下方)突然着火而造成的火焰迅速扩散。轰燃的判断:①上层的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第3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0页②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0kw/㎡轰燃造成的原因:热辐射、热对流烟气吸收的热量大于损失的热量就可能发生轰然⑶回燃:死灰复燃的现象叫做回燃。原因: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