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程”实施意见编辑本段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省委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以下简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编辑本段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为推进吉林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编辑本段二、目标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科学合理,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党内民主扎实推进,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务实创新,能够有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到2011年末,力争全省“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干部素质全面提升。乡村干部文化层次进一步提高,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1年末,全省有1万名在职村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万名高校毕业生选聘担任大学生“村官”、1万名优秀农村青年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成为村干部后备人才。——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意识增强,能够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自觉服务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到2011年末,全省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项以上致富技能、拥有1个以上创业项目,60%以上农村创业党员能够带动1户以上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乡村债务得到有效化解。到2011年末,力争全省当年有收益的建制村达到50%以上,收益在5万元以上的建制村达到20%以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到2011年末,力争全省受到国家表彰的文明村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达到50个左右。——农民群众普遍满意。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成效明显,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肯定,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到2011年末,力争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民意调查满意度均达到80%以上。编辑本段三、基本原则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2.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3.坚持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推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4.坚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健全规章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