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板块一: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Ka/Kb)1.[2009·广东卷理基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Al3+、NO3-、Cl-、CO2−3、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A【解析】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故加入酚酞是变红的,A项正确;pH=2为酸性溶液,所以CO32-与H+是反应的,故不能共存,B项错;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硫酸为二元酸,故NaOH的物质的量是HCl的两倍,D项错。2.[2009·浙江卷理综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0.01mol·L1−的蔗糖溶液B.0.01mol·L1−的CaCl2溶液C.0.02mol·L1−的NaCl溶液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答案】C【解析】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实质为粒子的浓度。显然C项、D项的浓度比A项和C项的大,又C项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项中粒子浓度大,故混点最高。3.[2015·上海卷化学12]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uSO4是盐,属于电解质,加入氢硫酸,会发生反应:CuSO4+H2S=CuS↓+H2SO4,产生黑色沉淀,正确。B.氢氧化钠是碱,属于电解质,与氢硫酸发生反应:2NaOH++H2S=Na2S+2H2O,产生的Na2S是可溶性的物质,没有沉淀产生,错误。C.硫酸亚铁是盐,属于电解质,由于酸性:硫酸>氢硫酸,属于二者不能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错误。D.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会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产生沉淀,但是SO2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错误。4.[2016·上海卷化学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是弱酸,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5.[2010·福建卷理综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2-3、K+可以大量共存C.由0.1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由0.1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答案】D【解析】A.pH=12的溶液呈碱性含有比较多的OH-,不能与HCO3-共存。B.pH=0的溶液呈酸性含有较多的H+,在NO3-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亚硫酸根离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无法共存C.0.1mol/L的一元碱的pH=10表明该一元碱是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D.由题意可得该酸是弱酸,在NaA溶液中A-会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6.[2016·北京卷理综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为:①Ba(OH)2+H2SO4=BaSO4+2H2O②Ba(OH)2+NaHSO4=NaOH,+BaSO4+H2O③NaOH+NaHSO4=Na2SO4+H2O。A、从方程式分析,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①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故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②,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正确;C、C点①曲线为硫酸,②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因为②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故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故正确。7.[2008·广东卷化学18]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