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VIP免费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_第1页
1/6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_第2页
2/6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_第3页
3/6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齐学红****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学校德育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认为这样一种模式化研究反映了人类思维“简化”的陋习,以及学科化的研究取向,不利于深入揭示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学的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关键词:德育模式;知识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一、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义涵学校德育模式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存在着相对独立于一般学科教学的进行德育的特有的内容、方法体系以及价值体系。它体现为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课程体系(如思想品德课),以学校书记、教育处、党团少先队组织、班主任等组成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化组织,以灌输、训导、言传身教等为特征的方法体系,以及以德育为首,渗透各科教学中的教育性原则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学校德育模式这一社会事实。社会学作为一门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科学,重在揭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学校德育模式是如何被建构成今天的社会事实的。作为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首先是要对“模式”本身进行研究:为什么会有“德育模式”的存在?德育模式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模式研究”?即对模式研究本身做元研究和元认知的分析与批判。研究发现,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存在着以下两个弊端:第一、模式化取向。在一系列的模式研究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人类思维的“简化”的陋习1: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程式化,而模式化本身是有违于人类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的做法,尤其是对于像人类的道德生活这样极富人文色彩的研究领域,一旦把德育从具体而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来进行简单的纯学理的分析,它就变成了毫无生命力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说教,而且还会导致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盲目崇拜(如“知识即美德”)。如果把所谓的道德知识神秘化,绝对化,科学就变成了“科学迷信”,以及对于学校德育功能的盲目乐观。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品德现状以及大量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不断证明:这样一种盲目乐观是令人担忧的,而目前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当下德育现实的严峻性显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觉第二、科学主义取向。我们过分强调了学校德育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性,这恰恰违背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逻辑,即道德主要是体现在人类对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它具有日常性、生活化、情境化、片断化、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同人类其他的认识活动相比,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不存在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孤立的德育。除了我们一味强调的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之外,学校德育模式被建构成为今天的社会现实,*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02-0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主持人:吴康宁,齐学红。项目批准号:02JAZJD880013****齐学红,南师大教科院教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通讯地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邮编:210097;电话:025-86272496、85279377;E-mail:qxuehong@sina.com11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著.走出思维的误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还源于学科的制度化以及知识的生产方式,只有作为学科存在的学校德育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法性。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学校德育在它的制度化生存过程中,无疑已远离了人类道德生活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异化的手段。作为学科与知识分类体系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隐含着这样一些命题:道德同知识一样是可教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学校不仅可以习得知识,同样也可以习得美德;以及教师作为道德权威与知识权威的合理性问题等。我们质疑学校德育与德育模式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其实是在质疑学校教育以及学校道德生活的合理性,质疑传统学校教育的两大职能——传道与授业。同时也是在质疑教师的两种权威——知识权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TheSocialEc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