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维修技术》课程(课程代码:05913)考试大纲目录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第1章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1第2章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2第3章汽车维护工艺……………………………………………………………………………4第4章汽车修理工艺……………………………………………………………………………6第5章汽车零件的修复…………………………………………………………………………8第6章汽车维修质量及评价……………………………………………………………………11第7章汽车主要总成机械系统的修理…………………………………………………………13III.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14一、关于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15二、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5三、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指导………………………………………………………………15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6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16IV.附录:题型举例…………………………………………………………………………………17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汽车维修技术》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修理工艺,熟悉修理设备的操作使用;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修理企业先进修理工艺及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汽车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的知识;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修理工艺;3.熟悉操作使用维修检测设备;4.了解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守时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及安全意识,以提高综合素质。(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1.学习本课程需要有汽车构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初步知识;2.与专业课的关系:属于专业技能课,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课程的中心课程。3.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第4章、第5章和第7章,难点章节是第7章。4.本课程的次重点章节是:第2章和第3章。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学会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和汽车可靠性分析。本章建议理论学习7学时;实训0学时。重点:常用工具与量具的使用。难点: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可靠性概述可靠性简介;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系统可靠性。第二节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第三节汽车可靠性分析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可靠性的评价指标2.系统可靠性。3.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4.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5.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6.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四)考核要求1、汽车可靠性概述识记:可靠性定义;领会: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简单应用:系统可靠性;综合应用: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的可靠性路;2、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识记:汽车故障的类型;领会:汽车故障的分布规律;简单应用:汽车故障的举例;综合应用: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3、汽车可靠性分析识记:可靠性试验的目的;领会: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简单应用: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注意事项;综合应用: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第二章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汽车零件失效概念、汽车零件失效类型及汽车零件失效原因。理解汽车零件的摩擦、磨损、疲劳断裂失效机理和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