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1页文学书法与建筑讲义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卢成咏第一章绪论文学、书法与建筑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文学再现并记述建筑,提升了建筑创造的艺术理念。建筑创作的灵感、动力来源于文学和书法。将传统的文化理念灌输于现代设计,其作品才充满魅力,才具有突出个性,才具有民族文化底蕴,才在市场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建筑与文学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已经在全国蓬勃兴起。近年来已举行两次全国性的建筑与文学的学术研讨会建筑类高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素养,需要语文、书法教学的配合与参与。将文学与书法渗透到建筑,既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天地,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原则。文学、书法与建筑融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给学生传达建筑信息,渗透建筑设计理念,从中获得建筑设计的启示。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主要作为建筑设计、建筑装饰类专业的一门课程,也可以作为除以上专业的其他建筑类专业的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建筑设计人才和建设类人才及其他方面的人才品位及创造灵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学、书法与建筑融合存在必然性。从美学角度看,两者之间遵循共同的规律。如在节奏韵律、明与暗、放与敛、柔与刚、时空序列、起承转合、艺术风格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从依存角度看,两者互补,即建筑产生文学,文学描写建筑,文学又对建筑以启示。从史学角度看,两者共同发展,源远流长。从春秋到明清,有漫长的共同发展史。从参与角度看,文人创造建筑比比皆是如“大观园”、“随园”。从联姻角度看,相互匹配,难解难分,其例子不胜枚举。文学、书法与建筑融合具有启示性。从诗文中悟造园法。两者都重意境,重曲折,重呼应等等。建筑师创作灵感往往源于文学。如重建上海的“秋霞园”就因一副对联引出灵感。设计思想受书法的启示。从字形看,形态与建筑相似。从书法的艺术规则看,书法讲平衡对称、主次相宜、疏密对比、计白当黑等,均与建筑设计有关。对联、匾额能成为建筑的构件。能体现和启示建筑设计的主题。中国古典文学含大量的建筑信息,可以从中感悟设计思想。文学、书法与建筑融合有可操作性。要掌握两者融合的特点。先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上说了他们的很多共同点,但又有根本的区别。文学是思想,是情感和意象;建筑是实物是物体与载体。两者对立而统一,是渗透与被渗透的关系,但不能相互代替。要善于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点、交叉点。要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书法作品中讲方法。一是有目的和功利,文学除了娱乐、消遣,还有领悟设计思想的目的与功利。二是有选择和导向。不是所有的文学、书法作品都存在设计理念,而是要选择带有某些设计信息的作品来品味。三是有普遍和重点,一篇文学作品其内涵十分丰富,除了整体的研究,还要对含建筑信息的部分作重点的感悟。四是有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文学作品的建筑信息想象出建筑画面,由想象出来的建筑画面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建筑设计方案该如何确定。五是背景和地域。古典文学传达的是古代建筑的信息,自有其创作的背景,还有地域差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进入了现代第2页共41页第1页共4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1页社会,我们设计的作品要有时代特色,又要有传统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古为今用,善于借鉴善于利用善于创新。在书法中求悟性。通过笔画、结体和章法的学习与训练,从中获得建筑设计的启示。将文学、绘画与建筑融为一体。采用画配诗,诗配画,从文学中产生画面,在画面中涵盖建筑设计思想。文学作品的选读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选读那些建筑信息含量大,而又难易适度的文学作品。第二章诗词与建筑教学目的1、诗词描写建筑,从中获得建筑设计启示。2、诗词与建筑有共同的美学规律,从中获得审美情趣。3、通过诗词鉴赏想象建筑画面,提高想象与联想能力。4、诗词与绘画结合,提高再现建筑画面,表现建筑艺术的能力。作品选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