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文化创新的途径----莆田九中叶国忠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并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题教学内容设计的。该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从而清晰地我们文化自身发展过程。教学内容要求培养青年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同时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所以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要对它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另外,文化不仅是人的精神砥柱和智慧之光,而且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发达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志和源泉,文化要涵负这样的功能和承载着这样的责任,它本身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并真正实现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有价值、有意义、有魅力文化,这样就促使他们对文化的创新途径探究产生的兴趣。三、设计思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形式,以问题设计为主要形式,创设教学情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应当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既要克服那种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培养同学们学会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学会运用教材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初步掌握辩证法的思想,学会正确对待文化的传承,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误倾向。2、本节课教学难点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然经历的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精彩片段“中国四大发明”表演,赢得海内外观众的赞赏1、课件展示: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哪四项?(2)张艺谋是用什么样手段来展现“四大发明”?2、教师点拨: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一传统优秀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以表现出现,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栩栩如生学生边欣赏边思考两个问题。用2008年奥运视频作引子,创设生动直观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化创新的问题,导入新课。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1、多媒体展示(1)雕刻艺术作品,石雕,木雕等。(2)文学艺术(诗经)边展示边简要说明。2、教师提出:从上述文学艺术发展过程的的事例来看,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认真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通过两组材料的展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从文学艺术发展的过程事例中得: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两条)2、文化创新的重(1)在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1、引用上述两组材料,教师提出从上述文学艺术发展过程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