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国政府风险投资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思路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一)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历史回顾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风险投资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风险投资的概念也是随着对高新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的研究而引进的。1984年,国家科委(即科技部前身)针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创业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1985年,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被吸纳到当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该文件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创业投资的概念。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一时期内,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主体为具有政府背景的科技投资公司。地方政府(大部分是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先后成立了20多家科技投资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的科技经费,投资对象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方式主要包括担保、债权(贷款)、股权等,相应的回报方式也包括了手续费、利息、分红、股权转让或回购等。这些科技投资公司的设立不仅改变了政府科技经费使用的单一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探索和推动了我国整个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1996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批准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其第三章第二十四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者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由国家、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用于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这是我国首次将创业投资这一概念纳入法律条款。第三阶段始于90年代末。1998年3月,民建中央在第五届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创业投资体系的提案,即一号提案。为创业投资的起步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后,我国的创业投资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一大批创业投资机构纷纷涌现出来。(二)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和进展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1999年以后,我国创业投资有了较快发展。一项2001年10月完成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各类投资机构已经达到了250家左右,管理的创业资本约为400亿元左右,其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约为34%。尽管我国的创业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来源还十分有限,但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初现端倪。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主要投资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41%)、生物医药(17%)、光机电一体化(6%)、新材料(8%)等快速发展领域。目前我国创业投资机构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1)国有独资的创业投资机构。这类机构的资金基本上由地方财政直接提供或经由国有独资公司安排。1999年以前由政府出资成立的机构,基本采取这种模式。在此次调查中,这类机构约占19%。(2)国有参股的创业投资机构。1999年以后成立的有政府背景的机构,绝大多数采取的是这种方式。在此次调查中,这类机构约占20%。(3)内资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这类机构的资金不含地方财政或国有独资公司提供的资金,1999年以后这类机构正在迅速壮大,正逐步成为行业中的主流。内资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在当年全部机构中所占比重正日趋增加。在此次调查中,这类机构约占34%。(4)外资设立的投资机构。在此次调查中,在已经反馈信息的机构中,有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约占10%。(5)其他创业投资机构。(三)目前我国创业投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缺乏对创业投资内涵的认识,有创业投资之名,无创业投资之实。创业投资与一般投资行为的区别就在于它除了提供资金支持以外,还能够提供一般金融资本所不具有的企业管理、人才、市场及后续融资等方面的附加值服务,使投资对象得以迅速、健康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一些创业投资机构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