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黄铜矿(主要成分2CuFeS)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243FeSO()、4CuSO及24HSO。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的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2434+Fe(SO)Fe=3FeSO﹙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2﹚不溶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锈,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步骤Ⅲ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转化,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答案】过滤引流Cu、Fe44=Fe+CuSOFeSO+Cu铁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再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23NaCO【解析】【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详解】(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2)不溶物的成分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故不溶物的成分为Cu、Fe。(3)步骤I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FeSO+Cu;废铁屑中含有少量铁绣,却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铁锈中的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步骤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钠,从而得到碳酸亚铁,因此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Na2CO3溶液。2.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2)和少量石灰石。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工艺流程。已知CaSO4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将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写出步骤①中碳酸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3)沉淀A的成分是SiO2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还有____________。(4)步骤⑥中的操作a名称是____________。【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MgCO3+H2SO4=MgSO4+H2O+CO2↑CaSO4降温结晶【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自然界中开采出来的镁矿石是块状的,如果不将其粉碎,稀硫酸只能和块状镁矿石的表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反应前将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2)步骤①中碳酸镁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MgCO3+H2SO4=MgSO4+H2O+CO2↑(3)沉淀A的成分是SiO2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还有硫酸钙(CaSO4)。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大部分变为沉淀,但有少部分溶解在水中。(4)从题中提供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加大,故步骤⑥中将溶液浓缩蒸发,然后降温结晶,就会有七水硫酸镁晶体析出。因此操作a的名称是:降温结晶。3.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1)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需_______________;(2)写出滤液②中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到Cu、Ni、Fe、H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4)已知滤渣①中的铜与稀硫酸、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硫酸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答案】玻璃棒Fe2+Fe、Ni、H、Cu22442Δ2Cu+O+2HSO2CuSO+2HO【解析】【分析】【详解】(1)操作①为固液分离,操作为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需玻璃棒;(2)电路板中含有Fe、Cu、Au、Ag、Ni等金属,根据题中反应情况和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板中的铁、镍和稀硫酸反应,铜、金、银不反应;过滤得到的滤液①中含有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镍;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再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镍和过量的铁,滤液②中含有硫酸亚铁,故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对应的符号是:Fe2+。(3)由于加入足量的硫酸,镍和铁反应,说明镍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