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理论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母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90分钟。第I卷1至7页,第II卷7至11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写在相应位置。答卷时,考生务必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第II卷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第II卷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0分,每小题各2分)1、户外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切西瓜”体现了教育活动的()A.广泛性和启蒙性B.趣味性和游戏化C.综合性和整合性D.随机性和潜在性2、教师让幼儿摸一摸、尝一尝认识“冰是滑溜溜、凉丝丝的”,此例运用了()A.讲解法B.观察法C.练习法D.谈话法3、一个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两个图形怎么做教师让幼儿试一试。此例运用了()A.示范法B.游戏法C.观察法D.操作法4、在《金色的房子》故事教学中,教师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体现的原则是()A.科学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思想教育性原则5、教师在确定了“认识青蛙”的活动目标后,又因为幼儿对蚯蚓更感兴趣而做了调整,这种做法反应了()A.教师太随意,不负责B.教育目标要及时调整C.要科学分解教育目标D.教育目标要涵盖全面6.()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A.创设幼儿园环境B.与家庭社区合作姓名班级学号C.幼儿园一日活动D.幼儿教师7.目前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接受式学习B.体验式学习C.探究式学习D.合作式学习8.落实教育目标应该是()。A.现有活动,后有目标B.目标在前,活动在后C.必须有活动,可以无目标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B、安装塑胶地反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地方10.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内容B、教育目标C、教育手段D、教育评价11.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是()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区域活动D个体活动12.教师给幼儿讲了小马过河的故事,问幼儿:“在回家的路上有小水坑挡住了去路,你该怎么办”这体现了()A、趣味直观性原则B、思想教育性原则C、启发探索性原则D、艺术创造性原则13.教师教《粗心的小画家》“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只大马没尾巴”时,依次出示小画家画的动物图片,此例运用了()A、演示法B、练习法C记录法D讨论法14.运用范例法正确的是()A、范例越多越好B、数学范例越大越好C、范例难度高于幼儿实际水平D、范例要色彩鲜艳,形象突出,具有典型性15.教师合着轻音乐有表情的朗诵散文《树真好》后,问幼儿:散文中谁说了“树真好”,这种提问方式属于()A、回忆式提问B、判断式提问C、运用式提问D、理解式提问16.语言类方法的特点是()A、便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B、幼儿教育活动中不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C、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不利于幼儿在短时间内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17.教师每周教育工作的依据是()A、学期工作计划B、月工作计划C、周工作计划D、日工作计划18.不属于讲述法运用要点的是()A、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讲述,及时给与鼓励B、讲述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C、讲述要用儿童化语言让幼儿听懂D、幼儿讲述时教师要多加指点19.“了解社会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这一活动属于()A、科学活动B、艺术活动C、社会活动D、健康活动20.教师分别把勺子放进盛水和牛奶的杯子里,验证“水是无色的”。此教学活动片段运用了()A、演示法B、观察法C、范例法D、欣赏法21.教师逐一出示纸盒做成的三辆汽车,引导幼儿思考纸盒还能做什么。此例采用的是()A、讲解示范法B、观察与范例相结合C、操作练习法D、观察和谈话相结合22.教师利用饮料瓶、烟盒、瓶盖等废旧物品装饰布置活动室,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A、参与性原则B、开放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发展适宜性原则23.听信号左右分队走是()幼儿在体育活动走步方面应达到的目标。A小班B中班C大班D.托班24.()幼儿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进行仿编或续编。A.小班B.中班C.大班D.托班25.下列属于集体教育活动的是()A节日的庆祝B睡眠C进餐D如厕26.教师形容大象:“鼻子长又长,耳像芭蕉扇,腿像粗柱子,身子肥又胖”,这采用了A.观察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