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制度2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一)生活制度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1)根据园内幼儿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制定出本园的幼儿一日生活制度。(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幼儿作息时间安排及一日各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幼儿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2、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二)幼儿健康检查1、幼儿入园体检: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幼儿入园时应将母子健康手册或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幼儿离园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2、幼儿入园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2—3岁幼儿每半年一次,3岁以上幼儿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定期体检率的计算按每年“六月一日”前后的体检为准,新入园未满一个月者不可列入应查人数之内。3、身高、体重、视力检查:身高、体重检查示范园每季度一次,1级园每半年一次。视力检查每半年一次。所有在园的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34、严格执行晨间的检查及全日制观察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晨检工作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采取保健医检查、班上教师检查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均由保健医生负责确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步骤包括: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幼儿精神、脸色、体温,询问在家的健康状况,根据幼儿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有重点的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等。(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4)幼儿带来的药品,要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并由家长签字。按时给幼儿用药。(5)保健人员应每日午后、幼儿离园前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6)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人员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1、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同时要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2、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性病、性传播疾病、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等有碍幼儿身体健康的保教人员,患病期间不得从事保教工作,要及时隔离、治疗。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幼儿的保教工作。(四)饮食卫生管理1、管理4(1)饮食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法》。(2)制定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账目,有原始单据可查。(3)每餐留样24小时。2、饮食卫生(1)幼儿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2)桌面餐前要清洁擦拭并消毒,餐后要擦拭干净(3)循环使用的餐具每次使用后,分班级进行消毒(4)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5)接触幼儿饮食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五)卫生与消毒1、个人卫生与消毒(1)保证幼儿认真做到餐前便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2)幼儿每人一巾,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毛巾应放置在阳光通风处晾晒,毛巾挂放有间距,以互相间无重叠为适宜。(3)保护幼儿视力,注意室内采光,照明要符合要求。看电视时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电视机的高度与视线平行为宜。(4)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乱丢弃废物等。午睡时要脱外衣、脱鞋,纠正蒙头、吮手、咬被角等不良睡眠习惯。(5)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上班时不戴戒指、长耳环,不化浓妆,不穿高跟鞋,不吸烟。2、环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