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有色金属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下图可以看出,近四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2004年时所占比重仅占3.58%,2006年达到6.11%,预计2007年这一比重将达到7.13%。从未来看,由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对金属资源的高强度消费。因此国民经济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将继续增加,这将有力地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二、行业供给分析(一)行业供给分析从下图来看,自2005年起,行业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2005年行业总产值接近8000亿,同比增长了36.25%,2006年是有色金属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全年总产值超过12000亿,增速高达64.04%,在经历了2006年的高峰期后,2007年行业增速开始回落,预计全年增速将至37.53%,但由于基数较大,预计全年总产值将超过17000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2793.437798.8917594.705723.947.136.114.263.58050001000015000200002004200520062007e亿元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12793.437798.8917594.705723.9437.5364.0436.25050001000015000200002004200520062007e亿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从产量来看,2007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2360.52万吨,比2006年增长23.4%,增幅比上年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规模以上企业六种有色金属精矿金属量为473.35万吨,比2006年增长18.7%,增幅比上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1945.65万吨,比2006年增长42.0%;铜材产量为628.81万吨,比2006年增长24.1%,增幅比上年上升了15.6个百分点;铝材产量为1175.94万吨,比2006年增长44.3%,增幅比上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二)行业供给预测对未来有色金属供给的预测需要考虑来自于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矿石品味下降使产量低于预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金属的需求史无前例,过度开采造成的矿石品味的下降的后果已显现出来,供给的产量损失加大。金属矿产供给的不确定性成为了短期影响金属供求甚至金属价格的主要因素,一个偶然的事件往往成为商品基金炒作的对象,在供求关系不显著时,供给的不确定性往往能够很大程度影响短期的金属价格。数据来源:高盛研究、麦格里研究开采矿与储藏矿等级2、行业整合往往先于产量扩张长时间的金属牛市和市场对全球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的预期使得资源价值得到重估,这刺激了行业内巨头对资源价格控制的欲望,从而导致行业的整合往往先于产量的扩张,当行业供给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行业中的巨头可以在小范围内调控市场。也就是说行业供给集中度与产量损失具有一定相关性,行业集中度高的金属品种产量损失较大,供给弹性较小。-10123Grade(g/t)Mindedgrade(g/t)Reservegrade(g/t)Mindedgrade(g/t)1.771.921.932.452.292.131.991.81.581.271.411.34Reservegrade(g/t)2.392.732.261.831.861.571.571.561.681.581.611.27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数据来源:MetalsEconomics2006年全球5大生产商产量比3、成本上升使扩产更为慎重全球能源、劳动力价格以及资源价值被重新评估后造成的成本的上升非常显著,生产成本上升使得金属价格得到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在金属需求旺盛的条件下,通过金属价格上涨来转移成本的可能性增加。虽然生产成本的相对上升在资源类产品极高利润率的情况下对利润敏感性极低,但是生产之外的税收,政策成本的加大使得铝厂商对扩产采取慎重的态度。数据来源:Barkley金属生产的边际成本提升幅度4、新矿工程进度低于预期有色金属供给瓶颈在于金属矿的供给,而金属矿的供给一般与一个建设周期前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正相关,在行业景气、投资回报率高时投入到有色金属行业的资本较多。从下图可以看出,本轮金属牛市从2003年开始后投入到金属勘探,生产领域的资本逐渐增加,但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