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动省直部门(单位)高效有序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方案为提高省直机关运行效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要求,现制定推动省直部门(单位)高效有序运行流程再造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聚焦政务运行扁平化、协同化、贯通化,通过机制上的优化调整,对省直职能部门的内部流程、跨部门的横向流程及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流程进行再造,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精简手续、压缩时限,推动政务资源要素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切实提高省直部门(单位)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二、重点任务(一)推动省直部门内部流程扁平化对部门内部流程进行扁平化再造,将有关事务决策执行由多个层级(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部门中层负责人?一般工作人员)压减为2个层级(顶格领导?所有工作人员),运行时限压减50%以上。1.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实行重大事项“由上而下”顶格协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直接配置力量和资源,减少运行层次和环节,最大程度提高决策执行效率。2.建立工作专班制。对于涉及多个处室的重要工作,建立相关处室共同参加的工作专班。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指定一个处室牵头,明确任务分工,统筹人员力量,实行“一口对外”。3.建立适应性组织结构。聚焦提高效率,打破内部掣肘,改革组织架构和部门内部办事流程,按照同类事项一条线运行、一个领导分管、一个处室负责到底的原则,加强业务、信息、流程整合,提升处室动态适应性,实行“限时办结、一次办好”。4.建立并联办理工作机制。对部门内部需要多个处室共同办理的事项,改“串联”为“并联”,实行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5.建立创意创新激励机制。广泛激发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想象力、创新力,将各方面创意创新导入工作决策过程。支持干部大胆创意、大胆变革,设立改革创新奖,营造激励广大干部创意创新竞相迸发的浓厚氛围。(二)推动横向部门之间流程协同化对横向部门之间流程进行协同化再造,打通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等壁垒,实现跨部门事项“一次办好”比例达70%以上;部门间征求意见时长压减至1个工作日,会签文件时长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1.建立主办部门负责推进机制。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实行谁主办、谁牵头、谁负责。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部门或工作专班、职责边界清单事项的牵头部门为主办部门(省领导同志另有部署的,按省领导同志的部署确定;对于任务主要内容存在争议的,由省领导同志指定主办部门)。主办部门负责搭建协调平台,组织各相关部门推进任务实施。对于需要省领导同志出面协调的事项,只协调一次,只出一个会议纪要,主办部门按会议纪要推动落实。2.强化主办部门职责权限。提高主办部门协调、调度各方的实际能力,赋予其评价参与部门工作成效的实际权责,并将落实主办任务情况作为对主办部门自身的考评依据,实现主办部门权限实质化、责任具体化、奖惩兑现化。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拉大绩效奖励差距,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导向。3.支持部门改革创新。对部门间征求意见出现的职责争议事项,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不一致的,由省委编办协调。避免不经慎重研究,简单以缺乏文件依据为理由,随意否决其他部门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4.建立“横向一体化”组织体系。优化对上机制,把多部门分别对上变为主办部门一口对上。完善部门间横向协作机制,把多部门串联办理变为并联同步办理。5.建立协同监督推进落实机制。整合各类监督资源,丰富监督手段,强化监督效力。通过人大政协跟踪调研、问政质询、挂牌督导以及媒体曝光、政务热线、电视问政等多种方式,督促工作落实。(三)推动纵向部门上下流程贯通化对纵向部门上下流程进行贯通化再造,将政务运行层级由4层(省?市?县?乡)压减为2层(省?所有执行层),信息和指令跨层级、无中转传递,运行时间压减60%以上。1.建立直通上下的网状流程。将“多点连接、分段传达”的链状流程改造为“一点发布、全网接收”的网状流程,打破信息指令和执行反馈由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层层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