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有多大就能走多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作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Harvard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发展初期,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1952年大陆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清华人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赵九章研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被称为中国卫星的功臣;华凤祥被称为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行者;梁守盘是中国火箭的奠基人,他们都为中国跻身航空科技贡献了智慧和心力,大陆引以自豪的“两弹一星”,清华人真是功不可没。1978年,清华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目前清华大学有中科院院士2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正高级职务900余人,副高级职务1200...余人。他们正在以自身的学科优势向世界学术界挑战,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国际地位:以前,老外不太认清华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华就以为是台湾的清华。不过从出国人数来看,清华仅次于北大。清华出国多为研究生出国。清华出国的大学档次也是比较高的,但其出国以工科大学为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8个校属系、13个校级研究所;拥有56个学士学位专业、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9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64个博士学位学科点、9个一级学科授权、8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老一辈著名学者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有教授423名,副教授603名。在大陆教育部10个大学文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中,有6个...委员会的主任、5个委员会的副主任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出任,居大陆各大学之冠。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复旦”二字选自《尚书》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直属教育部指导。复旦大学学科和专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全校有人文、法学、新闻、经济、管理、技术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药学、护理、基础医学与公共事务学院等14个学院、45个系、57个本科专业、146个硕士学位点、80个博士学位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9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8个研究所、61个研究中心。...8个本科专业,被定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地位:八十年代,复旦理科学生出国的非常多,其中生物、物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海外有非常好的口碑。近年来,复旦文科学生也紧随其后,在海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