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3页,为选择题,共45分。第II卷3页,为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试题允许和鼓励切合题意的发挥、多角度思维、提倡创新。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生活情境辨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45分)1.青春是生命的华章,它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力量,也带来困惑和烦恼。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①在穿着上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②积极调试闭锁心理,打开心灵之窗③及时行乐而不虚度年华,享受青春激情④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发扬五四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对此,你认为青春期的我们①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一切事情说不②人人都是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④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迷恋网络游戏,逐渐无心学习,屡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他仍不知侮改,为获得上网费用,和另外几个“朋友”多次对过路行人持刀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陈某的经历给我们的警示是①任何公民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可以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不与社会上的人交往,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临近考试,越来越多的同学感觉焦虑紧张。对这种情绪我们应该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有①小李每天坚持写日记,回顾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②小明每天晚上玩手机到深夜③张华通过上课看课外书的方式来缓解学习的紧张枯燥④李萍每天坚持跑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你是否也一直在“后悔过去、担忧未来、不满今天”?当下,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忍受“心苦”。每天都有一些人因为情绪失控,用暴力对待他人,许多人则活在纠结、焦虑中。情绪的表达①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与别人无关②情绪的表达要随心所欲,不受压抑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④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6.对右边漫画《保持距离》中的校规内容,你的正确态度是。A.赞成,男女生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B.反对,男女生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C.赞成,男女生交往要遵循校规的规定可而国间大丽D.反对,男女生交往,容易产生早恋,应坚决杜绝7.辽宁卫视真人秀节目《归来》,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他们因情感缺失,变得自卑、霸道、暴力,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网络。你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正确建议有①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②在情感体验中,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③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动力,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④主动与他人交往,结交各种朋友,传递情感正能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的“正能量”。这告诉我们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集体的发展为个人的进步提供条件和可能,有助于完善个性③集体涵养我们的品格,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④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李华是班级中优秀生群体中的一员,该群体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他们相互交流沟通,一个学期下来,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