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青岛实验高中3月摸底考试、济宁市线上自我检测(第一次摸底测试)、潍坊市部分校线上考试(二)、济南实验中学2月月考、菏泽一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济宁一中下学期二轮质量检测、济宁市兖州区3月第一次网络模拟考试、潍坊市临朐县下学期综合模拟考试(一)(二))汇编而成青岛实验高中3月摸底考试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水夫谣王建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水边纤夫的生活为描写对象,写出了水上劳役的苦痛,对当时不合理的劳役制度进行了控诉。B.诗歌一开头就以“苦哉”二字总领全篇,奠定了悲苦的感情基调,这一声嗟叹感情浓烈,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C.诗歌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希望河流变成田地,这样水夫们就不会受徭役之苦,表现了诗人忧民的情怀。D.诗歌对纤夫的心理描写得细致而有层次,由嗟叹到哀怨、愤恨,又到无可奈何,将其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2)“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两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诗句语言、内容、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1)C.“是诗人希望河流变成田地”诗错,句中的“我”指的是“水夫”,因此“希望河流变成田地”的是水夫,而不是诗人。(2)从语言来看,运用了叠词“迢迢”“淼淼”,备述行船条件的困难,而前面的驿站是那样的遥远,水波茫茫无边无际,纤夫的苦难日子似乎走不到尽头;从内容来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船因顶风逆水而行十分重,离前方的驿站还很远,而后方的水面宽阔无际,侧面写出“水夫”的牵船之苦;再联系前后诗句,可以发现这两句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1)C(2)①运用叠词。“迢迢”写路途遥远,“淼淼”写水波茫茫,无边无际,形象地写出了“水夫”苦难的日子没有尽头。②侧面烘托。这两句详写行船遇到的困难,侧面展示了“水夫”的辛苦。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辛苦日多”,引出下文对牵船辛苦的具体描述。译文:真是苦啊生长在这驿站旁边,官府强迫我去拉驿站的行船。辛苦的日子多欢乐的时候少,在船上睡在沙上行像只海鸟。顶风逆流而上好像有千斤重,前面驿站遥遥后面烟波渺渺。半夜沿着河堤冒着飞雪夹雨,受到府吏的驱使奔来又走去。夜里寒冷衣服湿我披上短蓑,胸磨破脚冻裂不忍痛又奈何!到天亮一夜的辛苦无处诉说,只好齐声合步吼起了拉船歌。一间破旧的茅屋能值几个钱,因只是生我的地方离开不得。我愿这河水化做平整的良田,永远让拉船人不再嗟地怨天。赏析:诗对纤夫的心理描写细致而有层次,由嗟叹到哀怨,到愤恨,又到无可奈何,把其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配合水夫思想感情的变化,诗歌不断变换韵脚,使人觉得水夫倾诉的哀愁怨愤是如此之多。由于充分揭示人物心理,水夫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诗人写的是一个水夫的自述,反映的却是整个水乡人民的痛苦生活。诗的语言既具有民歌通俗流畅之美,又具有文人作品凝炼精警之风,颇有特色。不用惊人之笔,不遣华美之词,诗人从看似平淡的细细描绘中表现真情,酝酿诗情。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余味无穷,正如宋王安石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济宁市线上自我检测(第一次摸底测试)(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