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1/21总的目标与要求为了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全面性原则。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结合。5.保密性原则。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目标与要求: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适应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以正常发展,在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四年级心理健康2/21园氛围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学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净化。继续健全、完善心理辅导室,配备设施,添置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书籍,使心理辅导室漂亮、温馨。校橱窗设心理健康园地“心理健康园地”,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着健康的熏陶,学校心理环境谐和、真诚、奋进,孕育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四年级心理健康3/21第一课独特的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了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学重难点:学生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我的个性教师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让我们先试着了解自己的个性。1.教师请同学翻开学生用书第1、2页。2.教师逐一解释、说明书上各形容词的含义。3.引导学生在学生用书上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并将相应的圆圈涂上不同的颜色;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可以再空白的圆圈中填写。4.教师说明接下来的活动方式:(1)请学生在班上找到一位平时与自己交往较多的同学,担任自己的“见证人”。(2)交换学生用书,让“见证人”根据对“我”的了解,试着对自己填写和选择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3)“见证人”如果认为自己确实具有某种个性,就在书上的选项旁画“√”,“见证人”对不认同的个性不做标记。(4)互相说一说对彼此的看法。5.学生开始活动。6.引导学生思考: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认识自我有很多途径,自我评价和他人反馈都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的更深刻。二、发展活动:不同的我和你教师说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妈可能会出于不四年级心理健康4/21同的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1.教师说明活动进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