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察局的工作总结2007年,在市委和上级纪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反腐倡廉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推进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一、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构建和谐珠海和实施“135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价和招拍挂制度,政府出让工业用地全部进入有形要素市场公开交易;牵头成立“135行动计划”工程廉政监督组,加强对新开工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廉洁情况的监督,坚决制止违反基建程序项目违规开工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监督,牵头成立华发集团整体产权转让监督专责组,针对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监督意见,及时建议市政府终止这一产权转让;认真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对“11.30重大火灾事故”等重大责任事故进行调查,严格责任追究,督促协调做好市民爆仓库迁址建设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对旧村改造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认真落实旧村改造各项政策,切实解决XX县区梅花村、长沙村等旧村改造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行动顺利推进。各行业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治贿工作的“四个重点”(即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和重点工作),按照“三查”(查思想、查行为、查机制)“四明确”(明确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内容范围、方法步骤)的要求,深入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有1244个单位(其中行政单位182个,企业86个,事业单位438个)34776人参加了第1页共6页自查自纠工作。二是严肃查办了一批商业贿赂典型案件。全市共立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90件,已查结78件,其中发生在工程建筑领域的有16件,土地出让领域6件,商业领域28件(含医药购销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9件,资产评估和抵押贷款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17件,旅游购物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2件),其它领域27件,查处涉嫌商业贿赂犯罪处级领导干部2人。严肃查处市道路照明技术公司原经理违反财经纪律案、珠海机场航空货运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等人收受“好处费”案、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原经理受贿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有力地遏制了商业贿赂犯罪蔓延的势头。三是建立完善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各执法执纪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推行查处、教育、建议、纠正“四位一体”的惩防机制,积极开展商业贿赂问题个案预防、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发案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帮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督制约措施,有效防止商业贿赂犯罪的发生。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在全市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医院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在农业、水务、司法等系统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和评选“窗口之星”活动,成立市、区、镇(街)三级评议团开展明查暗访和发放20万份调查问卷,广泛、深入评议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服务情况,促进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教育收费“七个统一”制度,检查监督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收费、资金管理及落实义务教育免收书杂费落实情况,率先实行12年免学费教育,将免收学费教育范围扩大到高中阶段教育。全市镇以上公办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招标采购药品总额占医院年用药量80%以上,扩大实施门诊检查报告“一单通”和门诊病历“一本通”医疗机构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卫生信息发布和医疗信息公示制度,严肃查处南屏卫生院、拱北医院等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