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毒理学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一、引言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多元与集成、学术研究与管理服务、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毒理学已成为维护环境友好与生态平衡、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科技力量。二、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毒理学与中医药学一样,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早在炎帝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我国现代毒理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国毒理学的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维护,对毒理学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也使毒理学学科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近年毒理学学科的发展,涌现出毒理基因组学、毒物代谢组学、毒代动力学、纳米毒理学等一批新的技术理论和分支学科,目前我国毒理学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毒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内涵有三大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目前我国毒理学学科的分支体系日趋完善,并已发展和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其一是从学科分支分类,包括生化与分子毒理、免疫毒理、生殖毒理、遗传毒理、环境与生态毒理、分析毒理、临床毒理、管理毒理等;其二是从研究或应用对象分类,如工业毒理、放射毒理、军事毒理、法医毒理、药物毒理、食品毒理、兽医药毒理、药物依赖毒理、纳米与新型材料毒理、生物毒素毒理、中毒与救治等。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近几年来,我国毒理学科技实力快速增长,毒理学科研、教学和管理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涌现。随着国家对毒理学领域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国毒理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毒理学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稳步上升,另一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物、各类生活日用产品中残留物的分析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等毒理学应用性技术平台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毒理学科技成果在外源环境污染物、工业与农业化学品、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毒理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学救治,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社会公共活动的安全保障,在履行国际公约、禁毒,在处理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集体中毒、环境污染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未来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战略、人类健康事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很多重大问题上,毒理学科技力量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三、近年来本学科的主要进展和成就(一)毒理学基础研究进展随着国家对毒理学领域科研投入的增长,我国毒理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年发表SCI论文已接近400篇,并且学术论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1.靶器官毒性机理近年来,在对一些重要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污染物以及生物制剂、中西药物、新材料等的靶器官毒性研究中,既采用了传统的体内和体外实验模型与方法,也适时引进或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靶器官毒理学研究模型与技术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外源化学物对整体动物或体外原代培养组织细胞的靶器第3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0页官毒作用的性质、强度、可逆性及机制,为各类受试品危险度评价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日益增多的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多种生殖系统疾病与外源化学物(或药物)有关。国内学者采用体外与整体动物实验相结合、实验室研究与人群队列研究相结合,系统阐述了包括多种农药、杀虫剂在内的多个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殖毒性特点和相关机理;证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尤其是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导致性分化异常、生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