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一、积累与运用。(共49分)1.读拼音,写词语。(10分)yuèpǔ()táozuì()guānjiàn()shànzāi()gāngqín()jǐnnáng()wēié()chúnpǔ()pùshài()máowū()2.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3分)奴婢.(bìpí)票券.(quànjuàn)谬.论(miàomiù)凸.显(tūtú)恬.静(tiántiān)驰骋.(chéngchěng)3.用“○”圈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横线上。(4分)晚上,大戏开演了。罗鼓声一响,演员们粉磨登场。他们动作有板有眼,说唱字正腔园,令台下的观众深深淘醉,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①②③④4.对下面两幅书法图片的作者判断正确的是()。(2分)A.颜真卿和柳公权B.欧阳询和柳公权C.柳公权和欧阳询D.颜真卿和欧阳询5.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①余音()梁②戛然而()③黄钟大()④()()如生⑤轻歌()舞⑥惟妙惟()⑦曲终人()⑧笔走()()(1)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词语有和。(填序号)2/7(2)再写两个与词语⑤搭配形式相同的词语:,。(3)晚会上的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之时已是深夜。人们在回去的路上依旧在讨论方才的演出。(选词填空)(4)用词语⑧造句: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1)浪花涌过来。(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2分)(3)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属于“解释说明”的一项是()。(2分)A.主人吩咐:“酒宴摆下——”B.这就是他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C.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D.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分)①“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1分)②对这句话的解读,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锺子期的去世对伯牙打击很大B.锤子期在伯牙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C.锤子期与伯牙两人私交很深(5)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3分)①从这两个感叹句可以看出。(1分)②用加点字“⋯⋯多⋯⋯多⋯⋯”写一句话。(2分)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6分)(1)贝多芬听到皮鞋匠兄妹的对话,了解到,所以他决定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又因为,他决定再弹一曲。(2)《书戴嵩画牛》一文中的“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3/7。这篇文章说明了的道理。(3)由于俞伯牙和锤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用“高山流水”比喻。8.语言实践。(3分)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华平提出“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请你结合练习书法的益处,谈谈你对这一建议的看法。二、阅读与理解。(共21分)(一)月光曲(节选)(7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舒缓→悠扬→激越B.抑郁→悠扬→激越C.舒缓→突变→激越D.舒缓→激越→突变2.“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说明。(1分)3.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2分)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C.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国歌的声4/7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2分)(二)蒙娜丽莎微笑揭秘(14分)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