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VIP免费

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_第1页
1/13
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_第2页
2/13
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_第3页
3/13
10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连续时间函数的拉普拉斯正变换及反变换;2.掌握离散时间函数的Z变换和Z反变换;;3.掌握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方法;4.掌握离散系统复频域分析方法。二、实验仪器装有MATLAB软件的微型计算机1台三、实验原理3.1拉氏变换的正变换和逆变换(1)定义正变换:F(s)f(t)estdt反变换:f(t)1jF(s)estds2jj其中F(s)可以表示为有理分式F(s)B(s)或零极点相乘形式A(s)F(s)k(sz1)(sz2)L(szm)(sp1)(sp2)L(spn)A(s)和B(s)都是s的多项式,z1,z2,⋯,zm是F(s)的零点,p1,p2,⋯,pn是F(s)的极点,k为F(s)的增益。(2)拉氏变换的函数调用正变换:Fs=laplace(f)逆变换:f=ilaplace(Fs)11□3.2Z变换的正变换和逆变换(1)定义正变换:F(z)f(n)znn0反变换:f(n)12jcF(z)zn1dz其中F(z)可以表示为有理分式F(z)B(z)或零极点相乘形式A(z)F(z)k(zz1)(zz2)L(zzm)(zp1)(zp2)L(zpn)A(z)和B(z)都是z的多项式,z1,z2,⋯,zm是F(z)的零点,p1,p2,⋯,pn是F(z)的极点,k为F(z)的增益。(2)Z变换的函数调用正变换:F=ztrans(f)ff(n)FF(z)逆变换:f=iztrans(F)FF(z)ff(n)3.3复频域分析其他相关函数(1)ezplot函数调用格斯:ezplot(f)功能:符号型函数的绘图函数(2)dimpulse函数调用格式:dimpulse(B,A[,N])功能:绘制传递函数H(Z)的单位脉冲响应,其中B,A分别是传递函数按Z-1的升幂排列的分子分母系数行向量,N为指定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点数。(3)dstep函数12调用格式:dstep(B,A[,N])功能:绘制传递函数H(Z)的单位阶跃响应,其中B,A分别是传递函数按Z-1的升幂排列的分子分母系数行向量,N为指定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点数。(4)lsim函数调用格式:lsim(sys,x,t,zi)功能:计算系统在任意输入和零状态下的全响应。sys为状态空间形式的系统函数,zi是系统的初始状态。(5)filter函数调用格式:y=filter(b,a,x,xic)功能:求解差分方程。参数x为输入向量(序列),b,a分别为差分方程系数,xic是等效初始状态输入数组(序列)。确定等效初始状态输入数组xic(n),可使用filtic()函数。调用格式为:y=filtic(b,a,y,x)。其中y=[y(-1),y(-2),⋯,y(-N)],x=[x(-1),x(-2),⋯,x(-M)]。四、实验内容1、拉普拉斯正变换和逆变换(1)分别求f(t)1,f(t)tu(t2),f(t)1eatu(t)的拉氏变换;symsftaFsFs=laplace(sym(1))symsftFs13f=t*heaviside(t-2);Fs=laplace(f)symsftFsaf=(1-exp(-a*t))*heaviside(t);Fs=laplace(f)symsfsFF=10*(s+2)*(s+5)/s*(s+1)*(s+3);f=ilaplace(F)symsfsFF=exp(-s)/(s^2+5*s+6);f=ilaplace(F)142、离散信号的Z域正变换和逆变换(1)分别求f(n)(a)nu(n),f(n)1的Z变换;symsfzFznaf=a^n*heaviside(n);Fz=ztrans(f)symsfzFznaFz=ztrans(sym(1))symsfzFznaFz=z^2/(z^2-1.5*z+0.5);f=iztrans(Fz)15symsfzFznaFz=z^2/(z^2-3*z+2);f=iztrans(Fz)3、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1)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系统函数H(s),并求冲激响应h(t)和阶跃响应g(t)试求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s),并求冲激响应h(t)和阶跃响应g(t)。Fs=s/(s^2+5*s+6);symsfsFsFs=s/(s^2+5*s+6);f=ilaplace(Fs)16、ezplot(f)symsftk1f=int(3*exp(-3*t)-2*exp(-2*t));k1=int(f,t,0,t);ezplot(k1)17(2)将方程转化为系统函数H(z),并求冲激响应h(z)和阶跃响应g(z)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如下:y(n2)3y(n1)2y(n)x(n1)试求该系统的系统函数H(z),并求冲激响应h(z)和阶跃响应g(z)。symshzhnnzgnhz=z/(z^2-3*z+2);hn=iztrans(hz);gn=int(hn,n,0,n);simplify(hn)simplify(gn)subplot(211);ezplot(hn);subplot(212);ezplot(gn);184、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1)已知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H(s)R(s)E(s)ss25s6式中e(t)3u(t),y(0)=1,y'(0)=1;分别求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y。19%零输入响应a=[10];b=[156];sys=tf(a,b);%确定传递函数,一种新的表示方法t=0:0.01:3;sys1=ss(sys);%将传递函数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y=[11];u=zeros(1,length(t));%自己建立一个1行的矩阵rzi=lsim(sys1,u,t,y);%求解零输入响应subplot(311);plot(t,rzi)%零状态响应symssff=ilaplace(3/((s+2)*(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三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