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压力差压测量3.1压力差压的概念及单位3.1.1概念1)压力、差压、绝对压力和表压压力介质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即物理学的压强。差压两个压力之差。绝对压力介质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全部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之差。工程上需要测量的往往是物体超出大气压以外的压力大小,因此压力计的指示值都是表压力(即通入仪表的压力是绝对压力,显示的是表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2)正压、负压、真空度正压(压力):表压力为正时。负压(真空):表压力为负时。真空度:负压的绝对值。3)压力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帕、Pa)1Pa=1牛顿/米2(N/m2),工程上常用kPa,MPa。习惯常用:工程大气压kgf/cm2、mmH2O、mmHg等见P87,表3.13.1.2压力传感器的种类机械式:液柱式、活塞式、弹性元件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电气式:压电式、压阻式、压磁式。(动态性能好,灵敏度高,易于小型化,便于远传,目前正在发展)3.2液柱式压力计原理:流体静力学原理,流体内某一点的静压力,由这一点的高度,流体的密度和外加压力决定。应用:0.1Pa以下的压力、差压和负压,也常作为校验低压和微压仪表的标准仪器。特点:简单,使用方便,精度较高;体积大,读数不便,不能远方测量,易损坏。3.2.1U形管压力计1)数学模型:设P1—被测压力;P2—参比压力(多为大气压),当P1¿P2时,液柱的高度差(h1+h2):由流体静力学知:在连续同一均质液体中,同一高度上的静压力相等。以A—A面为基准高度,由压力平衡知:P1+ρ1g(H+h1)=P2+ρ2g(H-h2)+ρg(h1+h2)展开整理得:P1=P2+g(ρ2−ρ1)(H-h2)+g(ρ−ρ1)(h1+h2)这是普遍公式,给出了P1与h1,h2的关系。一般情况ρ1=ρ2则P1=P2+g(ρ-ρ1)(h1+h2)如果ρ1<<ρ则P1=P2+gρ(h1+h2)2)结论:只要已知H,ρ1,ρ2,ρ,P2,则只需测出h1,h2即可求出被测压力P1。差压测量△P=P1-P2=g(ρ2-ρ1)(H-h2)+g(ρ-ρ1)(h1+h2)如果ρ1=ρ2则:△P=g(ρ-ρ1)(h1+h2)如果ρ1<<ρ则:△P=gρ(h1+h2)表压数值:如P2=PD(大气压)则△P=P1-P¿D¿¿¿即为表压3)几个问题:(口头)(h1+h2)max不可能太大,否则读数制造都不方便,可以改变的是封液密度,以改变测压量程。密度越小,则测压范围越大,但是读数灵敏度越低。如使ρ1=ρ2与ρ相差不大时,(ρ-ρ1)越小,则同样(h1+h2)越大,所以灵敏度越高,可测量微压。U形管压力计只读一侧数据时若U形管两侧的截面积不等时,2h2代替(h1+h2)就会产生误差。对封液的要求:不与被测介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流动性好,液面清晰。3.2.2液柱式压力计的几种变形仪表(简介)单管压力计[这是用h2代替(h1+h2)与上边的2h2代替(h1+h2)不相同]解决了两次读数的不便。 F1>>F2A∴2/A1≈0P1≈P2+g(ρ-ρ1)h2当A2/A1≤0.01时,δh≤1%斜管压力计(倾斜微压计)当α、ρ一定时,α越小l越大,l>h读数的相对误差越小。(α不能小于15度,否则会引起读数困难。)3.2.3液柱式压力计的误差从公式可以看出P1一定时,P2,g,ρ,ρ1,ρ2引起误差;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影响:管中封液的分界面也不是水平的,呈弯月面(上凸或者下凹),从而使得液面升高或是降低,引起附加误差。此误差与封液的种类、管内径有关内径细,则误差高,一般要求管内径大于6~8mm。对于一定的结构的封液的压力计,毛细现象引起的读数误差是一定的。(水<2mm,Hg<1mm),不随液面的高低变化,属于系统误差,很易修正。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变化可导致毛细现象的变化,标尺的变化以及封液密度的变化(其中封液密度变化是主要的误差源)。重力加速度修正:使用实际重力加速度读数误差:正确读数方式:眼与液面的顶,底平。位置倾斜的误差(安装误差)3.3弹性元件及弹性压力表应用:测压范围广,从几mmH2O到上万个大气压。应用最广,实际应用的压力表大多是弹性压力表。组成: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位移转换器:位移放大,就地指示;位移—电量,远方显示。显示部分:机械式(就地);电气式(远传)。3.3.1弹性元件1)作用:压力→变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