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识字教学搞好了,不仅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奠定基础,而且还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对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一)教学生字必须把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识字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识字就是意味着汉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统一联系的形成。只有把音形义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直接联想和智慧性的间接联想。”因此,在教学中每个字不是孤立地认读,而是把字放在通俗语言环境中有理解地记忆,使音形义有机结合,为儿童的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强调音、形、义结合,并不是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不同年级和不同的字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初入学的学生来说,一般应突出字形的教学。因为儿童口语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他们在入学之前,已经会说很多话了,就是说已经掌握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不少字词的音和义,但不认识字形。再加上汉字字形复杂多样,准确地记住每一个字的字形,音、形、义三者的统一联系就基本上建立起来了。随着年级的升高,需要掌握的字词越来越多,字义比较抽象难懂的也越来越多,就应当突出字义的教学。除此,对每个字还要具体分析。就低年级来说,有些字的读音和儿童的口语有差别,学生不易读懂,就要注意指导字音。有的字的字义比较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就应侧重字义的教学。学生升入中、高年级以后,虽然有了掌握字形的能力,但对字形繁难的字,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着重检查指导。(二)从“音、形、义”三方面教学中渗透识字方法。1、识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因此,字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汉字是表意文字,其读音和形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字的形体不能把读音直接标示出来。即使是形声字,也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把读音标示得很清楚。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并恰当地利用汉字字音上的一些特点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仔细分辨同音字和多音字,提高识字效果。(1)同音归类比较。○1音同形异。如“公”和“工”、“在”和“再”、“个”和“各”等。教学这类同音字时,要结合词句,从字义和字形上进行比较,说明用法不同。○2音同形近。如“象”和“像”、“密”和“蜜”、“静”和“净”等。(2)多音字据词定音定调。同一个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发生音变,这是因为字义有所改变的缘故。这就要对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定音定调。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3)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利用声旁记字音。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2、字形教学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教师必须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掌握字形的心理特点,进行字形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辨认所学的字,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1)分析字形法。教学独体字时,可一笔一画地分析字形。如“丁:—丁;乃:丿乃;万:—丆万”。教合体字时,可按“整体出发——分成部分——回归整体”的规律,借助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识记字形。如学“解”字,可用“刀、角、牛”来记忆。(2)形近字比较法。有些汉字形体比较接近,学的越多,形近字就越多。如不进行很好的比较就容易记混记错,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难、谁、堆”、“折、析”、“睛、情、晴、请、清”等,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读准字音,明确字义,记住字形。(3)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