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职责教师要自觉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把握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考核等环节,完成好课内外教学、教学总结、教科研等各项工作任务。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能上课。备课要做好三个步骤:1.个人认真备课。⑴熟悉大纲和课程标准,通观教材,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点、能力点和思想教育渗透点。⑵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过程、备作业。把备“三点”(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教育渗透点)与备教法、备学生、备过程、备作业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认真备好各种类型的课,包括:新授课、阅读课、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实验课、学生活动课等等。2.坚持集体备课,保证备课质量。备课组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定中心发言人。并坚持做到“六备”,要深入分析教材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典型范例,统一作业要求,统一检测反馈及试卷讲评要求。备课组活动要有记录。3.写出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要求过程简练,重点突出,既不烦琐,又不马虎。做到:⑴教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疑点及其处理办法,学生能力训练、还要有课堂练习、课外作业、板书计划;⑵教案中要体现精讲精练,激励自学,突出重点,排疑解难;⑶课后写教学后记,把教学中的成败体会记录在教案后,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导处会同教研组长进行不定期检查。二、上课1.课前两分钟预备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准时上课。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教学中间不无故擅离课堂。2.课前准备充分,对课堂教学工作能精益求精。杜绝讲授中的科学性错误,避免因教具不全面影响教学效果。课上不讲与本课教学无关的内容,有恰当的密度、难度,提高当堂吸收率、巩固率、反馈率、运用率,狠抓效果落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如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语言的表达、电教媒体手段的运用等等。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定量化、高效化、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在分层教学上要有所突破。4.指导方法。⑴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要特别注重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⑵指导一般的学习方法: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学完单元做小结。⑶辅导学生自学、看课外读物,有条件的可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等。5.注意营造学习气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授课,善于组织课堂,保证良好纪律,不以个人不良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氛围。不坐着授课或在教学过程中喝茶饮水等。6.热爱学生,赏识学生,教书育人。注意情感渗透教育。遵守各项教育法规,把思想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之中。7.注重课堂上的教师形象。8.不私自调课,不私自请其他教师代课或随意变为自习课。9.上课时间,无课教师不在楼道、教室附近大声说笑。在楼道要轻声缓步,不影响课堂教学。10.中午时间保证学生充分休息,不大规模补课,不随意占用学生自习时间。三、作业:1.布置、批改作业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工作量之一,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学生及检查自己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2.布置作业要精选、适量。达到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的目的,同时要保证学生有一定量的弹性学习时间。3.通过作业达到学习、消化、反馈的效果,但又不能过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4.布置作业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基本题、综合题、选做题的数量和比例要适当。5.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作业的书写、行款、格式等要有统一、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6.作业批改、讲评要及时,必要时进行面批面改。教师要训练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的能力。发现作业拖欠、缺交、马虎或抄袭等现象,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补做或重做。对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7.根据教学要求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