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法,除了指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了对进行(行政权)规范和控制的精神实质。2.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以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和监督机关。3.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其中(选任)由权力机关通过选举产生行政职务。4.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5.《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6.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同于(行政)诉讼案件。7.《行政诉讼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8.《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9、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10.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11、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12.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13.在行政组织法规中对于行政机关职责权限的规定,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概括)规定,(列举)规定和(折衷)规定。14.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15.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授权立法)。16;(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术语。17.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行政性)、(强制性)、(执行性)。18.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0.在我国行政职务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选任)、(委任)、(调任)、(聘任)。21.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22.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24.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25、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26、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27.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2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30、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31、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32、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33、行政委托的委托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34、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35、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36、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37、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个别的行政指导)。38、《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39、、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40、行政赔偿范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两种,对这两种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41、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列举式)、(概括式)、(结合式)等三种。42、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4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44、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