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索引号:69920257X/2011-00092主题分类:组织机构发布机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文日期:2011年4月14日名称:沧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文号:主题词:沧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沧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市工业更加突出科学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速,增长方式显著转变,发展质量全面跃上新台阶的五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市、打造冀中南区域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宏伟目标,从全市工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工业总体规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企业管理、整体竞争实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制定全市工业发展“十二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五”规划。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抓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沧州要成为环渤海主要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以总量扩张与质量改善并举为原则,以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克难攻坚,锐意创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特点。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从总量扩张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5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2倍;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5倍。从效益质量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1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1倍;实现利润20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4倍。工业对地方财政入的贡献份额达到6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0%,比“十五”期末提高80个百分点。第3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8页二是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工业投资逐年加大。“十一五”以来,通过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投产见效,结构趋于优化,初步实现了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由分散式向集群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由资源型向技术型“五个转变”。五年间,全市共实施工业项目1450项,完成投资1700多亿元。工业结构逐步由单一的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冶金机械制造、轻纺等五大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三是规模企业不断增多,大型企业作用突出。积极实施“三五八十”工程,至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22个,比2005年的913个增加90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120个。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4个,80亿元的2个,50亿元的2个。“三五八十”企业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总量的70%以上。四是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集群作用明显。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原则和行业集聚、产业对接、资源共享、循环经济的要求,初步形成了沧东工业园区等64个工业园区。由于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我市已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如盐山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等,使我市工业整体规模、产业集中度、配套能力、技术水平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第4页共18页第3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8页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设沿海工业强市为目标,坚持以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聚集区、沿海经济带、新兴工业化体系建设平台,提升壮大传统优势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全力推进“三五八十”、“两升一换代”工程,有力支撑重要临港经济“增长极”、传统能源清洁加工“示范区”建设,巩固提高沧州在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和环渤海开发经济带中的“隆起带”作用。(二)基本原则——市场引导与行政推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