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张媛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2010年5月6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1百度,http://baike.baidu.com/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2余杭新闻,http://www.yuhang.gov.cn/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2010.4.28第4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页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2.最小干预原则西溪湿地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农耕、渔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将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西溪湿地上千年的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湿地的建设坚持最小干预原则。3.修旧如旧原则西溪历经了上千年的人文积淀。现在遗存的庵堂、古民居、古桥、河埠及诗词碑刻,是西溪历史发展的见证,在本次建设中应予保留、维护、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不仅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同时广义上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