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蚕种市场整治方案2篇第一篇为贯彻落实农业部2012年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蚕种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蚕种经营行为,确保蚕种生产用种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宣传《省蚕种管理条例》,规范蚕种经营秩序,强化执法监管,切实维护蚕种经营者和蚕农的合法权益,建立蚕种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目标。通过蚕种市场专项整治,建立蚕种质量与经营活动可追溯档案管理制度,家蚕微粒子病危害得到控制,无证无照蚕种经营行为得到遏制。二、工作要点1、大力宣传《省蚕种管理条例》,提高法律法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2012年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蚕种管理条例》活动热潮。在蚕种订购和发种时期,通过“农业科技下乡”、“蚕桑科技培训”和宣传媒体,积极营造蚕种经营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舆论范围,提高蚕种经营者、使用者的法律法规意识。2、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按照《省蚕种管理条例》和《省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各蚕桑主产县(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申报蚕种经营许可证的资料进行认真初审和实地核准,严禁降低标准和敷衍了事。对已核准蚕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监督指导,维护好蚕种经营秩序。3、强化市场监管,把好蚕种流通关。岳西、潜山、太湖、桐城等蚕桑主产县(市)的蚕种管理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承担起蚕种市场监管责任,对无证经营、销售假冒伪劣蚕种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外省购进的蚕种要把好五关。一第1页共8页是供种方有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二是蚕种各批次有省级蚕种检疫合格证明;三是蚕种包装标识齐全并有质量合格证;四是做好蚕种质量抽查检验并保留样本;五是蚕种调运和催青做好真实记录,原始资料保存齐全。4、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制定蚕种质量与技术处理应急预案。对蚕种质量、蚕种调运、催青发种、养蚕环境、农药蚕药投入品的使用等加强督导监管。蚕种经营单位要做好蚕种经营档案管理工作,对各乡镇订种数量、发放品种、蚕户领种数量及孵化情况等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按照预案组织处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蚕桑主产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省蚕种管理条例》规定,组织落实蚕种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蚕桑站(局)要密切配合,形成蚕种经营市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要根据蚕种经营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实施蚕种市场整治方案,实现蚕种经营市场稳定有序,保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2、创新工作机制。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蚕种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蚕种质量与经营监管职责,健全蚕种经营市场执法检查制度、蚕种订购质量抽检制度、蚕种催青与发种时况记录制度、蚕农订购与品种批次发放登记制度等。要对出现的重大案件实行督办制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要对蚕种质量事件实行可追溯制度,完善质量事故原因鉴定和纠纷调节处理机制;要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对工作不落实、监管不到位而发生侵害蚕农利益事件,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3、提升服务能力。要切实加强蚕种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保证执法经费落实,改进执法手段与装备。蚕桑管理与服务机构要掌握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信息,利用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农业(蚕桑)技能培训,努力建立起一支懂法规、善管理、高素质、能吃苦的蚕桑技术服务队伍,提高为蚕农服务的能力。第2页共8页4、开展监督检查。各地要在春秋两季组织开展蚕种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并将整治情况分别于5月底、10月底之前报市种植业管理局和市农委政策法规科(种植业管理局联系电话:5521752;政策法规科联系电话:)。蚕种市场整治期间,市农委将对蚕桑主产县(市)的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二篇为进一步做好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促进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推进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根据省农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一...